倫敦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說到英國名校MBA,倫敦國王學院(KCL)絕對是熱門選項。但很多同學光盯著排名就沖動申請,結果要么被拒,要么入學后才發現"水土不服"。今天就帶大家扒一扒真實申請門檻和費用細節,尤其要提醒三類人謹慎選擇。
一、硬性條件有哪些?
1. 學歷不是唯一門檻,官網寫的是二等一學位(相當于國內80分+),但實際錄取中,雙非背景拿到offer的大有人在。關鍵看工作經歷是否夠硬——5年以上管理層經驗能補足學歷短板。
2. 工作經歷要"對口",去年有位做跨境電商的申請人,雖然只有3年經驗,但因參與過跨國并購項目,反而比某大廠中層更有優勢。
3. 語言成績別踩坑,雅思7.0(單項6.5)是硬指標,但有個隱藏細節——接受PTE成績(69分),這對口語弱項的考生更友好。
二、費用到底有多高?
2024年學費漲到£47,500,折合人民幣約43萬。但容易忽略的是,
必須參加的倫敦商務考察周,交通住宿另付1.2萬
案例大賽材料費,平均每學期800-1500元
論文指導超次費,超過3次修改要收200鎊/次
建議預留50萬比較保險,別忘了倫敦租房每周至少£300起。
三、這三類人慎重考慮
1. 想混人脈的社交達人,班級規模僅80人,且40%是英國本地職場老手,想快速拓展資源可能碰壁。
2. 急需落戶加分的海歸,KCL雖在QS前50,但上海落戶要求境外停留滿180天,而MBA學制僅12個月(實際授課9個月)。
3. 跨行業轉型小白,課程側重醫療管理和金融科技,沒有相關背景會學得很吃力。去年就有教育行業從業者中途轉學的情況。
建議準備申請的同學做兩件事,第一,找在讀生要課程表,重點看必修模塊;第二,存款證明最好多開20%,簽證抽查率今年漲到35%。如果還在猶豫,不妨先參加他們的線上Coffee Chat,每周三都有招生官值班。
倫敦國王學院MBA畢業率真實數據
倫敦國王學院MBA畢業率真實數據分享
刷到這條的朋友可能正在考慮申請倫敦國王學院(KCL)的MBA項目,最關心的肯定是,這學校的MBA到底好不好畢業?咱們今天就拿真實數據說話,聊聊大家最關心的畢業率問題。
根據KCL官網公布的2023年最新數據,全日制MBA項目的畢業率穩定在91%-93%之間。這個數字在羅素集團大學里屬于中上水平,比隔壁某G5院校88%的畢業率還略高些。可能有人要問,剩下那7%左右的學生去哪了?其實主要分兩種情況,主動延期提交論文的和中途轉專業的,真正因為成績不達標被退學的每年不到2%。
課程設置確實影響畢業難度。KCL的MBA把12個月學制分成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結束都有個緩沖期。最關鍵的商業實踐項目占35學分,允許學生選擇企業合作課題或自主創業方案。去年有學生搞了個社區二手書交易平臺,不僅順利畢業還拿到了天使投資。這種靈活性讓很多工作黨能結合本職工作開展研究,自然通過率就上去了。
再說說教學支持。每個MBA學生標配三位導師,學術指導、職業規劃和論文輔導。特別是論文季,每周都能約導師面談。有畢業生透露,自己改了七稿的畢業論文,導師連標點符號都幫忙校對過。圖書館24小時開放,商科數據庫隨便用,查資料確實方便。
考核方式也挺人性化。小組作業占40%,期末考試只占30%,剩下30%是平時表現。去年疫情最嚴重時,學校還把線下考試改成了48小時線上案例報告。有個老哥在海南度假時用手機就把考試搞定了,后來還拿了Distinction。
校友群里常聊到個有意思的現象,KCL MBA班里中國學生特別團結。去年畢業的北京姑娘小王說,她們組了個論文互助小組,誰卡殼了就在微信群里開視頻會議。有次為趕Deadline,五個人隔著時區聯機改PPT到凌晨三點,最后教授給了全班最高分。
最后給準備申請的朋友提個醒,別看畢業率高就掉以輕心。KCL對出勤率抓得挺嚴,缺課超過20%直接取消考試資格。去年有個印度學生因為兼職翹了太多課,差點沒拿到學位。建議合理安排時間,多利用學校提供的學術寫作指導服務,那個真是救命神器。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俄克拉荷馬大學mba入門,入學門檻、語言成績、學歷認證(俄克拉荷馬大學mba的入學要點)
根特大學MBA震撼來襲,事業風向標就在這里!教學質量、學習方式、學位類型揭秘,成功人生從這里開始!
進入莫斯科國立大學mba的門檻有哪些,解讀留學路上的明星選擇
東國大學mba,門檻突破、申請攻略、職業前景一覽(東國大學mba的入學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