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高等商學院
HEC Paris School of Management
最近遇到不少朋友咨詢HEC Paris的MBA項目,上來就問:"聽說他家門檻高?學費貴不貴?"作為過來人,今天就跟研友們兒掏心窩子聊聊真實情況。
先說硬性條件,官網寫著要本科+3年工作經驗,但實際錄取的人基本都有5年以上管理經驗。去年班里有個法國同學,28歲就當上區域總監,這可不是個例。英語這塊,官方要求雅思7或托福100,但面試官更看重你的表達邏輯,見過口語6.5但案例討論特別出彩被破格錄取的。
再說軟實力,千萬別套用網上那些模板文書。去年幫學弟改材料,發現他總在強調"帶領團隊",后來換成具體案例:比如疫情期間怎么把線下業務轉線上,三個月扭虧為盈,這才通過初審。校友推薦信要找真正了解你的人,我當初請了前上司,他舉了我處理客戶糾紛的具體事例,比找大牛領導寫套話管用得多。
重點說說大家關心的學費問題。2023年學費漲到78,000歐,但別被數字嚇到。學校給獎大方,特別是女性申請者和新興市場背景的。我同屆的印度女生拿到40%獎學金,還有同學通過企業贊助解決了一半費用。巴黎生活成本比想象中低,合租公寓每月600歐能搞定,學校食堂有3.5歐的學生套餐。
上課模式挺靈活,前三個月集中授課,之后可以選線上選修課。有個同學邊讀書邊遠程管理新加坡的初創公司,畢業時公司估值翻了三倍。就業服務是真給力,Career Center每周都有企業參訪,LVMH、歐萊雅這些法國巨頭常來要人。
要說值不值,看畢業去向最實在。2022屆中國畢業生里,有進亞馬遜當戰略經理的,起薪12萬歐;也有回國做跨境電商業績翻番的。我室友現在在日內瓦做咨詢,時薪300瑞郎起步。要說缺點就是節奏快,三個月學完別人半年的課,經常要熬夜趕報告。
HEC MBA畢業生真實就業去向
說到全球頂尖商學院,HEC Paris的名字肯定繞不過去。最近好些朋友私信問我:"花大幾十萬讀這個MBA到底值不值?畢業了能找啥工作?"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聊真實情況。
根據最新畢業生報告,超過60%的人進了三大領域:科技公司(32%)、金融行業(21%)、咨詢行業(19%)。有意思的是,選擇創業的比例從五年前的8%漲到了現在的15%,有個校友剛畢業就拿到種子輪融資,做的是寵物智能穿戴設備。
特別要提的是,這兩年新能源和ESG相關崗位明顯吃香。上個月剛有個學姐進了某歐洲車企的碳管理部,年薪直接開到8萬歐起步。
雖然巴黎、倫敦這些傳統金融中心還是熱門選擇,但選擇去二線城市的人越來越多。去年有近三成畢業生去了里爾、圖盧茲這些地方,有個哥們在波爾多開了家葡萄酒跨境電商,現在團隊都20多人了。
往亞洲跑的也不在少數,特別是新加坡和上海。認識個越南姑娘畢業后進了某國際快消品牌的亞太總部,負責開拓東南亞市場,經常深圳曼谷兩頭飛。
官方數據是平均年薪9.8萬歐,但實際情況要分情況看。進投行和科技巨頭的能拿到12-15萬歐,如果是去初創公司可能就6-8萬歐,不過股權給得大方。有個案例挺有意思:同屆的兩個畢業生,一個去麥肯錫拿固定高薪,另一個加入柏林某AI初創公司,三年后公司被收購,后者套現的錢夠在慕尼黑買套房。
HEC的校友會確實給力,但關鍵得會用。去年有學弟通過校友內推,直接跳過了某大廠的3輪面試。現在他們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每周三晚上8點固定線上交流會,行業大佬時不時冒泡分享干貨。
建議在校期間就多參加行業之夜活動,特別是那些小眾領域的分享會。上次醫療器械專場的分享人,后來給兩個學妹介紹了實習機會。
如果奔著快速晉升去,建議重點練case interview;要是想轉行,一定早點開始蹭相關課程。認識個工程師背景的老哥,靠著在MBA期間修的數字化營銷課,成功轉行做產品經理。
語言能力別卡在"夠用"就行,很多好機會要求至少能商務談判的水平。有個姐們就因為法語達到C1,拿到了某奢侈品集團的管培生offer,同期英語更好的候選人反而沒選上。
學姐提醒下,學校就業服務中心每周都有企業參訪,這個資源千萬別浪費。上個月LVMH集團開放日,當場就有5個人拿到面試直通卡。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波士頓大學mba全攻略學制,豐富履歷,費用價值一網打盡(波士頓大學mba全解讀,留學與職業雙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