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我表弟去年申請臺大MBA被拒了,他說自己GPA3.5、雅思7分,但就是沒過初審..."最近收到不少類似的咨詢。作為在留學行業摸爬滾打8年的過來人,今天就給大家說點實在的,臺灣大學MBA申請真不是分數達標就穩了。
先說硬門檻,必須滿足這3項:
1)本科雙證齊全(應屆生要預畢業證明)
2)兩年以上全職工作證明(實習不算)
3)英語成績三選一:托福80/雅思6.5/托業785
但關鍵在隱性篩選標準。去年幫11個學員申請,發現招生辦最看重這三點:
① 職業規劃是否清晰:有個學員原先是銀行柜員,我們幫他梳理出"金融科技轉型顧問"的發展路徑,最后成功拿到offer
② 行業匹配度:制造業背景申請者要重點突出供應鏈管理經驗
③ 推薦信細節:千萬別用模板!去年有個學員的推薦人具體提到他在項目攻堅中協調3個部門的實例,這比空洞的"工作認真"強百倍
特別提醒三類申請人:
1. 工作未滿2年的:建議先積累項目經驗,去年有個工作1年半的申請人,我們建議他參與公司數字化轉型項目后再申請,今年順利通過
2. 跨行業轉崗的:重點包裝可遷移技能,比如教培轉互聯網的,要突出用戶運營能力
3. 創業經歷的:別光說營收數據,要體現商業模式創新,去年有個開奶茶店的申請人,重點寫了供應鏈優化方案,反而成了加分項
文書準備有竅門:
自傳控制在800字內,重點寫最近3年經歷
研究計劃別追求高大上,要具體可操作。比如"跨境電商物流優化"比"全球供應鏈研究"更討喜
面試必問3個問題:為什么選臺大?未來5年規劃?你能貢獻什么?
最后說個真實案例:去年張同學,普通二本畢業,在中小企做市場專員。我們幫他挖掘出主導區域渠道改革的經歷,在文書中用數據展現業績增長,最終逆襲成功。所以別被學歷嚇住,關鍵要會"講故事"。
臺灣大學MBA學費及獎學金政策
臺灣大學MBA學費及獎學金政策:一篇幫你算清賬的實用攻略
想讀臺灣大學MBA,但一提到學費就頭大?獎學金到底怎么申請?今天咱們就嘮點實在的,把臺大MBA的學費明細、獎學金門道掰開揉碎講清楚,讓你心里有個底。
一、學費到底要花多少錢?
先說重點——臺大MBA的學費結構和其他學校不太一樣,分成本地生和國際生兩種收費標準(以2023年最新數據為準):
本地生:每學期約新臺幣68萬元,兩年四個學期總費用約☆24萬到32萬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5.5萬到7.3萬元)。
國際生:每學期約新臺幣1012萬元,兩年總費用約☆40萬到48萬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9.1萬到11萬元)。
注意!這只是純學費,還沒算課本費、住宿、生活費。臺北物價不低,一個月生活費至少抓新臺幣1.5萬元,兩年下來又是36萬元左右。建議提前做好整體預算,別光盯著學費看。
二、獎學金種類多到眼花?一篇看懂怎么薅羊毛
臺大MBA的獎學金資源挺豐富,但很多人壓根不知道能申請哪些,白白錯過機會。這里劃重點:
1. 學校官方獎學金
入學成績優秀獎:GMAT 700分以上或同級考試成績,直接減免首年學費20%50%。
學業進步獎:學期GPA排名前10%,有機會拿到新臺幣3萬到5萬元獎勵。
2. 企業贊助獎學金
臺積電、聯發科等大廠專項獎:金額高(最高20萬新臺幣),但競爭激烈,通常要看工作背景和專業方向。
行業協會獎學金:比如金融類的「臺灣金融研訓院獎學金」,適合有相關實習經歷的同學。
3. 政府及外籍生補助
教育部留學獎學金:國際生可申請,涵蓋部分學費+每月生活費補助。
新南向獎學金:針對東南亞學生,全額學費減免+住宿補貼。
小技巧:很多獎學金可以疊加申請!比如先拿入學優秀獎,再申請企業贊助,一年省下十幾萬不是夢。
三、普通人怎么提高拿獎概率?
別覺得獎學金都是學霸專屬,掌握方法照樣有機會:
1. 早申請早占坑:臺大獎學金很多是“先到先得”,尤其是企業贊助類,材料準備好就趕緊交。
2. 挖掘自身亮點:比如你在環保領域創業過,就去申請「永續發展專項獎」;有編程背景的,瞄準科技公司的贊助。
3. 找學長姐取經:很多小眾獎學金信息不會公開宣傳,通過校友網絡打聽更靠譜。
有個真實案例:去年一位同學GMAT只有680分,但靠著在電商行業的三年工作經驗,成功拿到某跨境企業的10萬元贊助,直接把學費砍了一半。
四、這些坑千萬別踩!
只看學費不看隱藏成本:比如某些課程需要海外參訪,自費部分可能多花510萬元。
獎學金申請拖延癥:臺大很多獎學金截止日期比入學申請還早,錯過就只能等明年。
死磕熱門獎:像「臺達電子獎學金」幾百人搶,不如試試冷門但契合度高的項目。
最后提醒一句,學費和獎學金政策每年可能微調,一定要去臺大管理學院官網查最新通知,或者直接發郵件問招生辦。畢竟省下的錢,多吃幾頓夜市美食它不香嗎?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臺灣大學mba解析,升職捷徑(臺灣大學mba學費情報,熱門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