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爾夫大學
University of Guelph
最近好多朋友私信問圭爾夫大學MBA申請的事兒,今天專門整理了最關鍵的四個要點。先說個真實案例:去年有個專科畢業工作5年的朋友,雅思6.5就成功錄取了,這說明圭爾夫的申請真沒想象中那么難!
第一條:硬指標要達標
官網寫著均分75%是底線,但實際錄取會看具體情況。有個小竅門:如果本科成績單上有幾門專業課分數突出,可以在個人陳述里重點強調。語言成績這塊,接受雅思/托福/多鄰國,雅思總分6.5且單科不低于6是硬杠杠。
第二條:工作經驗有講究
雖然官網說至少兩年工作經驗,但招生官親口說過特別優秀的應屆生也能破格。重點是要在簡歷里突出實踐經歷,比如大學期間的創業項目、企業實習成果。有個申請成功的同學就把大四時幫家里餐館做數字化改造的經歷寫成了案例。
第三條:推薦信別踩雷
千萬別找八竿子打不著的領導寫推薦信!去年有個申請者讓市長寫推薦信反而被拒了。招生辦更看重直屬上司或專業課教授的推薦,關鍵要具體說明你的管理潛質。比如有個推薦人就寫了申請者如何帶領3人小組完成跨部門項目。
第四條:面試準備有門道
最近新增的視頻面試環節,很多人在"未來五年規劃"這個問題上栽跟頭。記住要結合加拿大就業市場來說,比如可以說"希望借助貴校的農業管理專業優勢,在加拿大農產品進出口領域發展"。有個申請者提到想參與學校的農場實踐項目,當場就收到面試官好評。
學姐提醒大家:今年新增了早申優惠,10月31日前提交能免150加元申請費。材料準備方面建議提前做WES認證,現在認證周期要2個月起。
圭爾夫大學MBA畢業真實就業情況
提到加拿大留學,很多人會先想到多大、UBC這些“大熱門”,但圭爾夫大學的MBA項目其實是個低調的“實力派”。今天咱們就嘮點實在的——從這兒畢業的MBA學生,到底能不能找到工作?找到的都是啥樣的?
一、課程接地氣,企業合作多
圭爾夫MBA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玩虛的”。課程里直接和本地企業掛鉤,比如安省農業、食品行業的巨頭公司,經常讓學生參與真實項目。舉個身邊的例子,我有個朋友在讀期間就被安排到本地一家食品企業做市場分析,最后方案直接被公司采用,畢業前就拿到了return offer。
這種“邊學邊干”的模式,讓很多學生還沒畢業就有了實戰經驗,簡歷上不再是空談理論。學校還會拉來德勤、RBC這類企業搞招聘會,甚至專門給國際生開小灶,教你怎么在加拿大職場“混臉熟”。
二、就業率數據說話
官方最新統計顯示,圭爾夫MBA畢業生6個月內找到全職工作的比例在87%左右,其中超過六成進了金融、咨詢和供應鏈管理領域。有意思的是,將近三成的人去了中小型企業——別看公司規模不大,很多是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比如溫哥華一家做環保包裝的公司,去年一口氣招了4個圭爾夫MBA。
國際生的情況稍微復雜點。英語流利、有本地實習經驗的,基本都能留下。我認識的一個印度小哥,畢業進了多倫多的物流公司做運營經理,起薪7.2萬加元。他坦言:“上課時教授逼著練的case study,面試時全用上了。”
三、校友網絡挺靠譜
圭爾夫的校友有個特點——特別愿意幫學弟學妹。LinkedIn上搜一圈就能發現,從五大行到初創公司,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去年有個畢業生想轉行做數據分析,直接在校友群里找到個在IBM干了8年的前輩,帶著改簡歷、模擬面試,兩個月就拿到了offer。
學校還有個“隱藏福利”:很多教授本身就在企業兼職,上課隨手推薦個實習機會是常事。比如教戰略管理的教授,自己開著咨詢公司,每學期固定從班里挑兩個學生去打下手。
四、薪資水平看行業
剛畢業的起薪集中在6.5萬-8.5萬加元之間。做金融分析的通常能沖到8萬+,市場營銷類稍低些,但勝在晉升快。有個2020年畢業的女生,現在已經是本地連鎖超市的品牌經理,年薪漲到了9.8萬。
要說短板,可能就是學校在國內知名度一般。打算回國發展的同學得早做打算,最好在讀期間多攢點跨國項目經驗。不過留在加拿大發展的話,雇主們倒是認這個牌子——尤其是中部省份,圭爾夫畢業生在農業科技、食品加工這些領域幾乎算是“地頭蛇”。
五、找工作別等畢業
就業指導中心從開學第一個月就開始催你改簡歷。他們有個“90天沖刺計劃”:畢業前三個月集中安排模擬面試、企業拜訪。有個狠人同學靠著這個計劃,在畢業典禮前一周拿到了3個offer,最后選了蒙特利爾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管培生崗位。
現在很多企業招人時直接聯系學校要推薦名單。去年有家做可再生能源的初創公司,CEO本人就是圭爾夫校友,專門來學校搞了場封閉招聘,面了8個人錄了5個。
--
寫到這里突然想到,前兩天還有個學弟在朋友圈曬新辦公室——他剛跳槽到渥太華一家政府背景的研究機構,專門做農業政策分析。你看,圭爾夫MBA的路子,可比想象中野多了。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