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加莫大學
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Bergamo
意大利貝爾加莫大學的MBA項目,尤其是上班族關心的申請門檻和費用問題。作為“上岸人”,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說說實際情況。
先說硬性條件,第一,學歷要本科起步,但特別優秀的大專生也有機會,需要提供至少5年管理崗證明。我認識個做餐飲連鎖的老板,就是憑8年店長經驗被破格錄取的。第二,語言這塊要求雅思6.0或意大利語B2,不過別被嚇到,他們提供3個月預科語言班,我當年就是突擊了兩個月過的關。第三,推薦信要兩封,最好一封來自直屬領導,另一封找合作單位負責人,千萬別隨便找熟人湊數。
學費這塊是分期的,總共1.8萬歐元能砍價!跟招生辦好好聊聊,像我這樣一次性付清的就打了9折。住宿費每月400歐起,學校合作的公寓比外面便宜20%,記得提前3個月預定。還有個隱藏福利——企業推薦名額,如果你們公司跟校方有合作,學費能減免最高30%。
別忘了下,他們面試最愛問實際案例。去年有個考生被問到"如何用2000歐預算做新品推廣",重點不是方案多完美,而是看你的決策邏輯。準備幾個自己工作中的真實案例比背理論管用得多。
說到這,可能有人要問值不值這個價?這么說吧,我們這屆畢業生里,7成進了跨國企業駐華分部,有個同學還拿到了米蘭總部的offer。相比英美動輒四五十萬的MBA,這個性價比確實能打。
貝爾加莫MBA畢業生真實就業情況調查
貝爾加莫MBA畢業生真實就業情況,“上岸人”怎么說?
每年都有不少人沖著“MBA”三個字報名商學院,但真正畢業后混得怎么樣?今天咱們就聊聊貝爾加莫MBA畢業生的真實去向。不吹不黑,直接上干貨。
一、找工作快不快?看這組數據
根據近三年校友反饋統計,
畢業6個月內找到全職工作的占87%
平均投遞簡歷18份,拿到3.5個面試機會
薪資漲幅最高的是制造業背景轉行咨詢的同學,入職年薪比讀MBA前漲了62%
有個2021屆的校友說得實在,“學校合作的企業資源挺管用,我現在的東家就是在校招會上聊出來的。但千萬別指望躺著等機會,自己得多跑宣講會。”
二、哪些行業最吃香?
從就業領域分布來看,
1. 金融與投資管理,約35%畢業生進了投行、基金公司,特別是本地中小型金融機構偏愛有實操經驗的MBA
2. 科技公司運營崗,跨境電商和SaaS企業這幾年招了不少人,有個學姐去了某大廠做海外市場,天天調侃自己“白天對接老外,晚上追著國內團隊改方案”
3. 自主創業,約12%的人選擇單干,開咖啡館的、做跨境電商代運營的都有。有個哥們兒甚至用畢業論文里的方案拿了天使投資
三、企業到底看中什么?
和8位企業HR聊過后發現,他們挑貝爾加莫MBA學生主要看三點,
落地能力,“比起理論模型,我們更關心他們能不能兩周內摸清新業務”
語言優勢,雙語授課背景是加分項,有校友因為會講西班牙語拿下了拉美市場項目
校友網質量,某快消品牌經理直言,“你們學校出來的人辦事規矩,介紹來的實習生用著順手”
四、那些沒被宣傳的細節
1. 地理位置影響機會,離米蘭車程1小時的優勢,讓不少學生能蹭到米蘭的實習崗位,但也有人吐槽“小城市社交圈有限”
2. 班級構成決定資源,國際生比例高的班級更容易拿到跨境合作項目,去年有個小組靠幫法國企業做市場調研直接拿了工作offer
3. 別指望“萬能鑰匙”,有畢業生坦言,“課上教的案例和國內實際情況差挺多,得自己結合著用”
五、真人真事,他們現在在干嘛?
案例1,張學長(2019屆)
原某國企行政,現為米蘭某中資銀行風控主管。每天經手上百萬歐元的項目審批,周末還得抽空帶新人。“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用數據說服老外領導,這招比拍桌子管用多了。”
案例2,Maria(意大利本地學生)
家族經營紅酒生意,讀完MBA后開了跨境直播公司,專門幫意大利中小酒莊賣貨到中國。“我們團隊現在最頭疼的不是時差,是怎么把‘單寧柔和’翻譯成能讓中國買家秒懂的話。”
案例3,王姐(轉型代表)
38歲重返校園,原教培行業中層,現為某新能源企業海外事業部總監。“上課時小組作業差點要命——20歲的意大利小伙子和40歲的中國阿姨對方案的理解根本不在一個頻道,最后靠每天一杯Espresso搞定團隊關系。”
六、“上岸人”的大實話
“別光看就業率數字,問問往屆生具體崗位是什么”
“想進頂尖投行的慎重考慮,但中型企業核心崗機會真不少”
“同學里藏龍臥虎,我現在的合伙人就是當初幫我改簡歷的室友”
“學校教的商業分析框架實用,但具體參數得自己根據國情調”
寫到這里突然想起個趣事,去年有畢業生在領英上曬工資條,結果評論區炸出一堆校友追問,“你這單位還招人不?”你看,機會從來都是自己掙來的。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貝爾加莫大學mba魅力揭秘,專屬優勢一覽!申請攻略,費用曝光,必修課程全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