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特衛普大學
University of Antwerp
很多朋友問我,"安特衛普大學的MBA到底要讀多久?"今天我就用最直白的話給大家說清楚。話不多說,全日制12個月就能畢業,在職讀的話24個月搞定。
先說全日制項目,這個最適合能脫產學習的朋友。他們課程排得特別緊湊,從9月開學到次年8月結課,中間包含6個模塊的學習。我認識個哥們兒去年剛讀完,他說每天就跟打仗似的,早上9點到下午5點上課,晚上還得小組討論。不過人家確實一年就拿證了,現在已經在跨國公司當主管了。
在職項目這兩年特別火,主要是上班族的最愛。周一到周五正常上班,隔周周末上課。課程設置和全日制完全一樣,就是節奏放慢成兩年。我表姐就是選的這個,她說雖然戰線拉長了,但能邊工作邊實踐課堂知識,反而理解更深刻。
這里有個冷知識,安特衛普的MBA其實還能更靈活。如果你臨時要外派或者生娃,可以申請延長到3年畢業。不過要注意超過3年就要重新注冊,相當于重新交學費。所以建議大家盡量按規劃完成,既省錢又省時間。
可能有人要問,跟國內MBA比時間怎么樣?這么說吧,國內大部分全日制都要2-3年,安特衛普這個算是"速成班"了。但別擔心教學質量,人家課程可是經過AMBA和EPAS雙重認證的,含金量杠杠的。
學姐提醒下,雖然學制時間明確,但畢業論文千萬別掉鏈子。去年有個學員就是課程都過了,論文卡了半年。建議大家從入學就開始構思論文選題,平時上課多積累案例素材。
安特衛普MBA申請要什么條件?
一、硬性門檻,學歷和工作經歷是基礎
首先得有個本科文憑,不限制專業背景。學校官網寫的是“四年制學士學位或等同學歷”,專升本、自考本科這些只要能在學信網認證的都算數。不過別以為有文憑就行,這里有個隱藏門檻——至少兩年全職工作經驗。招生官特別看重申請人的職場經歷,應屆生直接申請大概率會被拒。
有個特殊情況,如果工作經驗不足但特別優秀,比如創業成功或者有行業突出成就,可以嘗試附上證明材料爭取機會。去年就有個做跨境電商的申請人,只有1年半工作經驗,但用營業額翻三倍的業績說服了招生委員會。
二、語言關怎么過?
英語授課項目要求雅思6.5或托福79,單項分數不能有短板。如果考過托業(785以上)或劍橋英語(C1 Advanced),也能作為替代成績。這里有個小竅門,如果語言成績差個0.5分,可以先提交申請,同時報名下一次考試,很多申請人通過這種方式爭取到了有條件錄取。
別忘了,比利時是雙語國家,雖然課程用英語,但會點基礎荷蘭語絕對是加分項。申請表里有個“其他語言技能”的填寫框,別空著,哪怕寫上“荷蘭語A1水平(學習中)”都能讓審核老師多看一眼。
三、申請材料別踩坑
除了常規的畢業證、成績單、護照復印件,這三個材料最考驗功夫,
1. 推薦信要找對人才有用。優先選直屬上司或合作過的客戶,大學教授推薦信除非和申請專業強相關,否則作用不大。內容要具體,最好用實際案例說明你的領導力或決策能力。
2. 動機信別寫成流水賬。重點講清楚三個問題,為什么選安特衛普而不是其他學校?過去經歷如何支撐你完成MBA?畢業后打算在哪個領域發展?建議結合學校的特色課程來寫,比如他們有個“全球咨詢項目”實操課,就可以聯系自己的職業規劃展開。
3. 簡歷要突出管理潛質。哪怕你現在不是經理崗位,也要挖掘帶過項目、協調過跨部門合作的經驗。有個申請人把“組織200人行業展會”寫成“統籌8個合作方,管理15人執行團隊,達成120%招商目標”,一下子就突出了管理能力。
四、面試環節的真相
材料過關后會有30分鐘左右的視頻面試。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職業軌跡的邏輯性(比如為什么轉行/跳槽)
對MBA課程的了解程度
遇到過的團隊沖突及解決方法
去年有個高頻題,“如果小組作業里有隊友不配合,你會怎么辦?”回答時切忌唱高調,要給出具體步驟,比如先私下溝通、再尋求教授指導、對了調整任務分工,同時要體現團隊意識。
五、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1. 申請時間線,雖然全年滾動招生,但9月入學的最佳申請時間是前一年11月到當年3月。4月之后名額緊張,門檻會變相提高。
2. 學費支付證明,學校不要求存款證明,但面試時可能會問及資金來源。準備個合理說法,比如“自存50%+父母支持50%”比“全部由父母承擔”更有說服力。
3. 預科課程,如果本科成績低于75分或跨專業申請,可能會被要求先修2-3門網課。別把這當負擔,實際上這是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很多預科課程學分能直接轉入正課。
說一千,道一萬說點實在的,安特衛普MBA的申請沒有想象中難,關鍵是把材料準備得“有血有肉”。招生官每天看幾十份模板化的文書,突然遇到個講真實故事、展現個人特質的申請,通過率自然就上去了。準備好材料就盡早提交,有時候早起的鳥兒真有蟲吃。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