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大學
Korea University
高麗大學MBA作為韓國頂尖商科項目,近幾年在國內熱度越來越高。但網上信息真假參半,很多人糾結“花這個錢到底劃不劃算”。今天就結合近3年畢業生的真實反饋,說點大實話。
一、別光看排名,關鍵看匹配度
高麗QS排名常年穩居韓國前3,商學院有AACSB認證,這點確實硬氣。但要注意它的MBA分全日制和在職班,全日制以30歲以下、韓語流利的學生為主,課程偏重案例分析;在職班則聚集35歲左右的中層管理者,80%課程用英語授課。去年有個做跨境電商的學員跟我吐槽,“班上同學都是三星、LG的中層,小組作業討論的全是跨國并購案例,沒點行業經驗真跟不上趟。”
二、隱性成本比學費更燒錢
官網上學費寫著約2500萬韓元(折合13萬人民幣),但實際開銷遠不止這些。首爾租房單人間月均60萬韓元,加上教材費、社交活動費,兩年讀下來至少30萬。更扎心的是,學校要求全職班學生每周完成20小時企業實習,很多同學為了攢大廠經歷,不得不自費找中介買實習機會,這筆隱形開支又得多備5-8萬。
三、人脈資源的兩極分化
校友會確實強大,現代、SK等財閥高管常來開講座。但畢業生小林透露,“韓國職場講究派系,外國學生想進本土大企業,除非韓語達到topik6級且愿意從基層做起。反而回國發展的同學更吃香,去年有6個進了字節跳動國際部,起薪直接給到35k/月。”
四、教授打分藏著“小心機”
教戰略管理的金教授是出了名的嚴格,他的課給A的比例不到10%,但會偷偷給積極發言的中國學生加分。有學員發現個小竅門,“每節課前翻翻他新發的論文,課上提到相關觀點時接個話,平時分能漲20%。”
如果看完這些你還想沖,建議重點準備三點,韓語至少過topik4級(在職班可放寬)、備好3-5個跨國項目經歷、提前聯系在韓校友做推薦人。說到底,這錢花得值不值,關鍵看你有沒有把“韓國跳板”的作用最大化。
高麗大學MBA申請條件有哪些硬門檻?
說到去韓國讀MBA,高麗大學絕對是熱門選擇。但很多人光知道學校名氣大,卻摸不準申請的門檻到底有多高。今天咱們就嘮點實在的——申請高麗大學MBA到底有哪些硬性條件必須達標?看完這篇你就心里有數了。
一、學歷這塊兒卡得死
首先得是正兒八經的本科畢業生,而且必須拿到學位證。別想著用大專學歷去碰運氣,人家官網上白紙黑字寫著“四年制學士學位”是底線。如果是自考本科或者網絡教育學歷,得提前確認學校能不能開出教育部認可的證明。有個特殊情況,如果你讀的是三年制本科(比如英國部分院校),最好直接發郵件給招生辦確認。
二、成績單不能太難看
GPA雖然沒有明說必須3.0以上,但往屆錄取的學生平均成績基本都在B+水平。如果專業課成績有硬傷,建議在文書里解釋清楚。別忘了,成績單必須做英文公證,自己翻譯的那種不帶章的可不行。
三、語言關必須真刀真槍
英語授課項目認托福(80+)和雅思(6.0+),韓語項目要TOPIK4級起步。這里有個坑要注意,接受家考托福但要求攝像頭錄像全程存檔,考場上搞小動作的趁早死心。語言成績過期了?趕緊重新考!不接受拼分也不看預測分。
四、工作經驗不是必須但很現實
官網上寫著接受應屆生申請,但翻翻三年的錄取數據,90%的人都有2年以上全職工作經歷。特別是管理崗、市場營銷這些對口崗位特別吃香。要是剛畢業就想申,除非你有拿得出手的創業經歷或者家族企業管理背景。
五、推薦信得找對人
兩封推薦信是死規定,但千萬別隨便找親戚朋友湊數。最好找直屬上司或者專業課教授,能具體說出你領導力案例的才算有用。發現有人用ChatGPT編推薦信,結果學校打電話到推薦人單位核實,直接涼涼。
六、存款證明別臨時抱佛腳
雖然不算學術條件,但20,000美元以上的存款證明必須凍結6個月以上。匯率波動大,建議多存10%的余量。用父母的賬戶也行,但要同時提交親屬關系公證書。
對了說句實在話,這些硬門檻只是入場券,真想被錄取還得在文書上下功夫。特別是職業規劃部分,要跟高麗的強項專業(比如全球商務、數字創新管理)扯上關系。準備材料寧可多花兩個月,也別卡著截止日期前三天才提交——去年有個哥們因為快遞延誤,材料晚到半小時直接被扔進候補名單。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