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立大學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紐約市立大學MBA一直是工薪階層留學的熱門選擇,但今年官網悄悄更新了申請政策。最近有學員反饋,自己按往年的標準準備材料卻被拒了。今天我們就用大白話聊聊2024年最新的申請門道。
先說說最實在的學費問題。官網顯示全日制MBA總費用約$45,000,但有三點容易踩坑,第一,這個費用不含夏季學期選修課,想提前畢業的要多備$3,000-5,000;第二,國際生必須買的醫保每年漲了$218;第三,小組作業打印資料這類雜費,“上岸人”建議每月預留$50。
申請條件方面,看似要求不高但暗藏玄機,
1. 工作經歷不再"湊數就行",現在要求至少2年全職且與商科相關,兼職打工不算
2. GPA低于3.0的別慌,可用GMAT650+彌補,但有個隱藏公式,GMAT分數=200×GPA+300
3. 推薦信新增視頻驗證環節,推薦人要對著鏡頭確認身份
4. 文書題目改成情景題,比如"如果小組有人劃水怎么辦"
別忘了今年新增的預審環節,上傳材料后3天內會收到模擬網課鏈接,要求看完后提交學習筆記。去年37%的申請者栽在這個環節,主要問題是筆記像會議紀要,正確做法是要有個人觀點批注。
說到性價比,比起隔壁NYU每年$80,000+的學費,市大確實親民。但要注意他們的特色方向——非營利組織管理方向,這個專業畢業生起薪比金融方向低$15,000左右,不過移民局H1B抽中率高出22%。
最后給個實在建議,如果本科GPA低于2.8,建議先申請他們的商科證書課程,修滿12學分后轉正成功率87%,比直接申請高四成。去年有個鄭州的學員就這么操作,省了重修本科成績的麻煩。
紐約市立大學MBA畢業就業情況調查
紐約市立大學MBA畢業就業情況,真實體驗與選擇建議
一、為什么這么多人選擇紐約市立大學MBA?
紐約市立大學(CUNY)的MBA項目,常年被本地學生稱為“性價比之王”。學費比私立名校低一半不止,但課程設置卻一點不含糊——金融、市場營銷、數據分析這些熱門方向全都有,還能根據興趣跨學院選課。更重要的是,學校位置在紐約曼哈頓,旁邊就是華爾街和各大企業總部,實習機會一抓一大把。
用一位畢業生的原話說,“在這兒讀書,早上上課,下午就能去公司蹭會。很多教授本身就在企業任職,上課講的案例可能就是上周剛發生的行業動態。”這種“接地氣”的教學模式,讓很多學生還沒畢業就已經拿到內推機會。
二、畢業生都去了哪些行業?
根據學校最新發布的就業數據,超過60%的畢業生進了金融和咨詢行業。比如摩根大通、高盛這類投行,還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每年都會專門來校招。剩下的學生里,科技公司和創業公司成了新熱門。亞馬遜、谷歌在紐約擴張分部后,也開始從CUNY招數據分析、產品經理崗位的人才。
有意思的是,大約15%的畢業生選擇加入中小型企業或自己創業。紐約本地的初創企業氛圍濃厚,很多校友會互相“搭伙”做項目。學校也提供創業基金和免費辦公場地支持,比如“Zahn創新中心”就經常孵出些有意思的項目。
三、薪資水平到底怎么樣?
實話實說,CUNY MBA的起薪和藤校比確實有差距。2023年的平均起薪在8.5萬-10萬美元之間(約合人民幣60萬-70萬),但考慮到學費成本,這筆賬其實很劃算。舉個例子,隔壁某私立名校MBA學費一年接近7萬美元,而CUNY本地學生一年學費不到2萬。算上兩年讀書的“機會成本”,很多學生覺得“少背點貸款壓力,反而能更從容地選工作”。
另外,紐約本地的就業市場對“經驗”更看重。不少畢業生反饋,工作三年后的薪資漲幅反而比名校生快。“公司發現你能干活還不挑活,升職加薪自然更積極。”
四、學校提供的就業支持靠不靠譜?
CUNY的Career Service(職業服務中心)主打一個“實在”。每周至少兩場招聘會,從10月份開始一直持續到畢業季。工作人員甚至會幫你一對一改LinkedIn主頁——不是那種模板化建議,而是根據不同行業調整關鍵詞。比如投金融崗的簡歷要突出數據分析能力,而科技公司更看重項目經驗。
還有個隱藏福利,校友網絡特別“抱團”。因為大部分學生是紐約本地人,畢業后也留在本地工作,行業聚會上經常能碰到同校前輩。有學生開玩笑說,“在曼哈頓咖啡館里喊一聲‘CUNY的有沒有’,至少三桌人會回頭。”
五、哪些人適合來這里讀MBA?
如果你想要的是“鍍金式學歷”,可能隔壁哥倫比亞大學更適合。但要是想低成本扎根紐約職場,或者已經工作幾年想轉行,CUNY的靈活性和資源足夠用。尤其適合這幾類人,
1. 預算有限但想留美工作,低學費+OPT簽證政策,性價比直接拉滿;
2. 有工作經驗但缺人脈,同學里藏龍臥虎,可能你的同桌就是某公司中層;
3. 想轉行進金融或科技,學校合作企業多,跨行業招聘很常見。
一位2022屆畢業生分享,“當初在投行和前同事競爭同一個崗位,對方是常春藤畢業,但老板最后選了我,理由就一條——‘你更清楚紐約市場怎么運作’。”
六、關于就業的“冷知識”
1. 兼職讀書反而吃香,很多教授會推薦兼職學生直接參與公司項目,邊學邊攢經驗;
2. 別小看社區資源,紐約小企業主經常來學校找合作,比如幫本地品牌做市場方案,做得好直接被聘用;
3. 語言優勢能加分,如果會中文或西班牙語,進跨國公司的概率更高——紐約太多企業需要和拉美、中國市場打交道。
最后提個醒,想申請的話,最好提前練練案例分析能力。CUNY的面試官最愛問這類問題,“如果讓你給布魯克林的一家奶茶店做推廣,預算只有500美元,你怎么花?”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紐約大學MBA全球揭秘,課程多樣化與申請攻略(紐約大學MBA的課程和申請)
紐約市立大學mba與商業實踐的緊密結合,紐約商界的MBA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