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里埃大學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勞里埃MBA要啥條件?學費貴嗎?一文說透!
我加拿大勞里埃大學的MBA項目,今天咱就嘮點實在的。廢話不多說,這項目門檻不算高,但也不是隨便就能進,關鍵得看準學校要啥。
一、硬門檻,學歷+工作經驗
本科畢業是基本,不卡專業背景。重點來了——工作經驗!校方明確要求至少2年全職工作經歷。我認識去年錄取的張哥,他專科畢業但干了5年市場,照樣拿到offer。所以學歷不夠的別慌,工作經驗能補分。
二、隱形考核,英語成績有門道
雅思總分6.5是明線,但寫作單項必須6.0。我表弟去年總分7.0,寫作5.5被卡了。建議考托福更劃算,90分就能過,沒單項限制。有個冷知識,用GMAT成績可以替代語言考試,考到550分以上直接免交雅思。
三、學費真相,比想象中便宜
2024年總學費約4.2萬加幣(合人民幣23萬左右),分5個學期交。劃重點,包含所有雜費,不像有些學校還要另收管理費。對比多倫多大學MBA的8萬加幣,性價比相當能打。悄悄說個省錢妙招,早鳥申請能減免10%學費。
四、避坑攻略,文書別踩雷
推薦信必須用學校模板,自己寫的不認。PS要重點寫具體項目案例,去年有申請人寫"帶領團隊"被退回,改成"用數據分析促成某項目增長15%"才通過。記住,要數字,別整虛的。
五、畢業率玄機
官方數據說畢業率87%,其實淘汰集中在第一學期。核心課每周要啃300頁英文文獻,但有個竅門,提前在Coursera上學完《商業統計學》能輕松一半。同學里有帶娃讀書的寶媽,人家時間管理用到極致,照樣按時畢業。
個人覺得建議,
適合工作3-5年想提升管理能力的中層,應屆生建議積累經驗再申。特別注意第三輪申請截止在3月31日,現在準備材料完全來得及。
勞里埃MBA上課真實體驗,熬夜多嗎?
“讀勞里埃MBA會不會天天熬夜?” 這是很多人報名前最關心的問題。作為一個“上岸人”,我我就直接說大實話,☆熬夜確實有,但不是天天“修仙”☆。下面從課程安排、作業強度、時間分配幾個方面,掰開了揉碎了跟你聊聊真實情況。
一、課程安排,節奏快≠沒喘息
勞里埃MBA的課表分兩種模式,全日制(Full-time)和☆兼職(Part-time)☆。
全日制學生一周4-5天有課,早9點到下午4點是常態。看著像“上班”,但中間穿插的小組討論、案例研究其實比聽講更耗神。
兼職黨通常是晚上6點后上課或周末集中授課,適合上班族,但下班直奔教室、周末連軸轉8小時也挺考驗體力。
關鍵點來了, 教授不會把知識點全堆在課上講,而是提前發材料讓你預習。☆課前不翻資料?課上絕對懵圈☆——這才是熬夜的伏筆。
二、作業和考試,突擊行不通
很多人以為MBA作業就是寫論文,其實案例分析、小組匯報、模擬決策才是重頭戲。比如戰略管理課,經常要48小時內分析一家公司的財報,給出轉型方案。這時候光靠自己憋報告?☆凌晨2點的團隊Zoom會議了解一下☆。
考試季更刺激,3-4門課集中在兩周內考完是常態。最狠的一次,我見過有人一周啃完兩本600頁的教材。不過教授們一般會給重點范圍,☆會抓重點的能省一半時間☆。
三、小組合作,隊友決定睡眠時間
勞里埃MBA特別看重團隊合作,幾乎每門課都有小組任務。遇上給力的隊友,大家分工明確,各自回家干活兒,凌晨互發文件還能樂呵呵發個表情包;要是碰上“劃水專業戶”,你就得做好獨自扛大梁、通宵改PPT的心理準備。
有個小訣竅,開學前兩周多參加社交活動,主動找靠譜隊友組隊,比后期隨機分配強十倍。
四、時間管理,少熬夜的野路子
說幾個親測有效的省時間技巧,
1. 利用碎片時間,課間20分鐘別刷手機,趕緊整理上節課的筆記;
2. 抱緊學霸大腿,找幾個筆記記得全的同學共享資料,省去自己整理的時間;
3. 拒絕完美主義,小組作業先保“按時交”,再求“高質量”,別在細節上死磕;
4. 善用學校資源,圖書館的行業數據庫、寫作指導中心能幫你少走彎路。
我身邊的同學里,有人每天雷打不動12點前睡,也有人考前一周天天通宵——差距就在時間規劃上。
五、到底幾點睡?
這個問題真得看人。
第一學期普遍熬夜多,要適應全英文教學、案例分析的套路,每天搞到凌晨1點是常態;
中期開始分化,摸清套路的同學晚上11點收工,還在用笨辦法的死磕黨繼續爆肝;
最后半年,寫畢設期間,凌晨3點的咖啡廳照樣有人蹲守,但多數人能靠前期的積累減少熬夜頻率。
有個數據可以參考,我們班做過匿名調查,60%的人每周至少熬2次夜(超過12點),但天天通宵的不到10%。
六、教授們的“神操作”
有些教授特別“體貼”,
交作業前48小時關閉課程系統里的參考資料下載通道,逼你提前準備;
把考試安排在周五下午,美其名曰“周末好好休息”,其實怕你周末突擊復習;
案例分析故意給矛盾信息,看你敢不敢凌晨發郵件追問細節……
但也真有仁慈的,比如市場課的老教授,如果全班平均分低于70%,會主動加5分“同情分”。
七、“上岸人”的大實話
1. 熬夜多少和專業方向有關,金融、數據分析方向的編程作業多,夜車開得猛;市場營銷、人力方向更多拼創意,可以靈活安排時間;
2. 身體底子很重要,商學院圖書館常年備著能量飲料,但連喝三罐紅牛第二天手抖心跳的滋味,誰試誰知道;
3. 別跟風卷,看到有人曬凌晨四點的學習打卡,默默關掉朋友圈——按自己的節奏走才最靠譜。
最后說句扎心的,讀MBA哪有不熬夜的?但聰明人熬得少,會找捷徑。比如提前問學長姐哪門課作業多,開學前就先組好靠譜隊友,教授剛布置任務就立馬拆解分工……這些才是真正的“生存法則”。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