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大學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最近收到不少朋友私信問希伯來大學MBA的情況,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說。先說大家最關心的學費問題,這個項目一年學費折合人民幣約28萬,不含住宿和往返機票。不過有個冷知識,學校會給國際生提供3種獎學金,最高能減免40%學費,建議大家在網申系統里直接勾選申請選項。
再說申請條件,主要卡三個硬指標。第一是學歷,國內統招本科就行,自考學歷需要做海牙認證。第二是工作經歷,官網寫的是3年以上,但去年錄取的學生平均工作年限是5.2年。有個朋友做跨境電商的,工作4年半也申上了,關鍵是要在文書里講清楚管理經驗。第三是語言成績,雅思6.5或托福89是底線,建議考到7分以上更穩妥。
特別要注意的是推薦信環節,千萬別隨便找領導應付。去年有個案例,申請人找了直屬上司寫推薦信,結果因為內容太模板化被拒。后來重新找了合作過的客戶寫具體案例,第二年申請就過了。材料準備時間最好留足3個月,特別是成績單認證這些流程,經常卡在教務處蓋章環節。
關于上課安排,每年要去以色列集中學習兩次,每次3周左右。有個在讀學員分享經驗,提前聯系好當地租房中介能省不少錢,學校宿舍每月要5000謝克爾,外面合租能便宜三分之一。課程強度不小,每周要完成3-4個商業案例分析,不過教授會給擴展閱讀書單,對實戰幫助挺大。
畢業要求除了修滿學分,還要完成企業咨詢項目。去年有個小組幫當地科技公司做中國市場方案,直接被企業采納還拿了獎金。就業方面,留在以色列工作的畢業生約占30%,回國發展的多在跨國企業任管理崗。
希伯來大學MBA畢業難度大嗎?真實通過率分析
希伯來大學MBA畢業難度大嗎?真實通過率看看“上岸人”的說法
說到去國外讀MBA,不少人會想到歐美名校。其實以色列的希伯來大學商學院這幾年也成了熱門選擇。不過很多同學在申請前都會猶豫,這個學校的MBA到底好不好畢業?今天咱們就聊點實在的,結合在讀生和畢業生的真實經歷,把情況說清楚。
一、學校什么來頭?先看學術地位
希伯來大學在以色列的地位相當于咱們的清華北大,愛因斯坦當年還是學校董事會的創始成員。商學院的中東地區排名常年穩居前三,教授團隊里不少都是拿過國際大獎的學術大牛。這種學術環境注定了課程不會太"水",但也不是故意卡人的那種難。
二、課程怎么安排的?
他們的MBA是12-18個月的全日制項目,分成三個學期,
1. 核心必修課,財務、戰略這些基礎課占60%,每門課都要做3-5個實戰項目。有個畢業生說,光是市場分析課就要同時做耐克和本地初創公司的對比方案。
2. 專業方向課,選金融方向的,每周要看200頁以上的行業研報;選創業管理的,平均每個學期要孵化2個商業計劃。
3. 企業實踐,最后三個月要去合作企業做咨詢項目,去年有小組因為給英特爾做的方案太出色,直接被邀請參與正式項目研發。
三、考核玩真的嗎?
見過半夜兩點圖書館還亮著燈嗎?這里日常就是這樣,
小組作業占比40%,5-6人組隊是常態,有個在讀生吐槽,他們組為了趕Due,連續三周沒去過超市,全靠外賣度日
期末考試閉卷考,商法課去年掛科率17%,補考還要交200美元的重考費
論文查重嚴,學校用Turnitin系統,重復率超15%直接打回。去年有個同學引用自己之前發表的文章沒標注清楚,差點被學術委員會約談
四、真實通過率有多少?
官方不公布具體數據,但多方打聽下來,
按時畢業率大概85%左右
延畢的同學里,70%是因為語言問題(課程全英文授課)
淘汰主要集中在頭三個月,熬過第一個學期的基本都能堅持到最后
有個2019級的校友說,他們那屆42個人,最后38人按時拿到學位,有2個轉到非全日制,真正退學的就2人
五、“上岸人”怎么說?
在特拉維夫工作的張學長分享,"每周至少60小時學習打底,有次為了準備投資課的路演,我們組三個人48小時沒合眼。但教授真的負責,我有次凌晨兩點發郵件問問題,居然半小時就收到回復。"
現在迪拜做咨詢的李學姐說,"最難的不是課業,是要適應他們的思維模式。以色列人討論時特別直接,有次我匯報方案被教授當場指出五個邏輯漏洞,當時真想鉆地縫,但后來發現這樣進步最快。"
六、怎么提高通關概率?
1. 語言先過關,建議雅思刷到7.5以上再入學,別指望去了再練
2. 選課要聰明,把寫作量大的課和實操課搭配著選,別全堆在同一個學期
3. 抱緊教授大腿,每周至少約一次Office Hour,很多考試重點就藏在日常交流里
4. 找對學習搭子,本地同學對商業案例的理解往往更透徹,組隊時別光找中國同學
要說畢業難度,確實比國內大部分MBA項目要求高,但絕對沒到"地獄模式"。關鍵看自己有沒有下狠心。學校圖書館24小時開放,食堂的咖啡免費續杯,這些細節都說明他們希望學生能專注學習。只要跟上節奏,該做的功課不偷懶,那張畢業證遲早能揣兜里。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