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頓大學
Carleton University
卡爾頓大學MBA項目是加拿大商科熱門選擇,但很多人在申請時容易踩雷。今天我們就用大白話聊聊真實申請門檻,看完能幫你省下至少3個月的準備時間。
先說硬性指標,本科成績單必須達到B-以上(換算成百分制大概75分),如果畢業超過5年,成績差一點的可以用工作經驗彌補。語言成績托福最低100分,雅思7分,但注意小分不能有單項低于6.5。今年新增加的規定是,非商科背景必須補修3門基礎課,這點很多中介都沒提醒。
特別注意三個高頻拒錄原因,
1. 職業規劃說不清,別說"想進投行"這種空話,要具體到"希望從事ESG投資領域,結合卡爾頓的可持續發展課程"
2. 工作證明不完整,兼職、家族企業工作經歷必須提供工資單和社保記錄
3. 視頻面試穿幫,背景里有家人走動或網絡卡頓,直接扣30%印象分
今年有個新變化值得關注,申請系統新增了"特長展示"模塊,最多上傳3個文件。建議放項目成果截圖、專業證書、甚至短視頻展示溝通能力。但千萬別傳獲獎證書掃描件,招生官明確說過這類材料已不再加分。
學姐提醒時間節點,10月15日首輪截止,但建議在9月前考出語言成績。有個冷知識,周三上午提交的申請,平均處理速度比周末快2個工作日。
卡爾頓MBA推薦信要避開這3個坑
卡爾頓大學的MBA項目在北美認可度很高,每年都有不少同學擠破頭想進。推薦信作為申請材料的"第三視角",最容易暴露問題。今天咱們不聊怎么寫得好,專門說說那些一踩就"翻車"的坑——都是幫學弟學妹改材料時親眼見過的真實案例。
第一個坑,把推薦信寫成表揚大會
去年有個申請者拿著推薦信找我,通篇都是"勤奮刻苦""領導力強"這類大詞。我問他,"你帶團隊完成過什么項目?解決過什么具體問題?"他支支吾吾半天說不清。推薦信最怕變成形容詞堆砌,得像HR看簡歷那樣用事實說話。比如說"帶領5人小組3個月搞定新產品上線",比空喊"卓越領導力"強十倍。
第二個坑,推薦人和你根本不熟
見過有人非要找公司CEO當推薦人,結果推薦信里連他具體崗位都寫錯。卡爾頓的招生官眼睛毒得很,他們能看出推薦人是不是真的了解你。選推薦人要像選戰友——合作過具體項目的直屬上司,帶過你專業課的教授,都比"高大上"的陌生人管用。去年有個同學讓合作過的客戶總監寫推薦信,詳細講了她在跨部門協調中的表現,這種細節特別打動人。
第三個坑,推薦信和文書"撞車"
有個申請者文書里大談實習經歷,推薦信又重復同樣內容,看得招生官直打哈欠。好的推薦信應該像拼圖——文書講你做了什么,推薦信講別人怎么看你的表現。比如文書里寫帶隊完成項目,推薦信就可以補充"其他同事爭執不下時,總能提出讓大家信服的解決方案"。這種第三方視角的補充,比自說自話有說服力得多。
寫推薦信時記住這三個字,真、細、活。真材實料比華麗辭藻靠譜,細節故事比空泛評價有力,活生生的真人視角比模板化的吹捧可信。學姐提醒下,至少提前一個月聯系推薦人,把成績單、簡歷這些材料打包發過去,人家寫起來才有抓手。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蘇丹卡布斯大學mba曝光,教學資源如何引領潮流,專業背景錦囊
挪威經濟學院mba揭秘,卓越水平全解析,專業背景錦囊,必修課獨家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