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理工學院
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不少朋友在后臺問,"以色列理工學院的MBA到底要讀多久?網上信息太亂了!"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清楚這個問題,直接上干貨。
話不多說,全日制學生最快14個月就能畢業,在職讀的話最長能延到3年。具體怎么選得看您的工作安排——去年有個學員在深圳科技公司當項目經理,選了彈性學制兩年半讀完,既不耽誤升職又能兼顧論文。
課程設置挺有意思,分成三個模塊。前6個月打基礎,什么管理會計、商業統計都得學。中間4個月搞實踐項目,聽說去年有組學員幫特拉維夫的初創企業做市場拓展,直接拿項目抵學分。說一千,道一萬階段寫論文,這個環節千萬別拖,建議提前三個月找導師定題。
我強調一點兩點,一是每年1月和9月開學,錯過得等半年;二是雖然官網上說英語授課,但小組作業經常要跟以色列本地學生合作,提前練練日常希伯來語對話會輕松很多。去年有位杭州的學員就是吃了這個虧,頭兩個月天天熬夜查翻譯軟件。
學費方面跟歐美院校比確實劃算,折合人民幣大概25萬左右。不過住宿費得單算,海法校區周邊的合租公寓每月4000謝克爾(約合7800元人民幣),建議新生優先申請學校宿舍。
以色列理工學院MBA學費貴嗎?
說到去國外讀MBA,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貴”。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作為中東地區的頂尖高校,它的MBA項目到底要花多少錢?值不值得掏這個腰包?咱們今天就來嘮一嘮實在話。
一、學費直接看數字
2023年最新數據顯示,以色列理工學院MBA項目全年學費約合18-22萬人民幣。這個費用包含了核心課程、選修課和基礎教材,但住宿費、伙食費這些得另外算。和國內頂級商學院動輒三四十萬的學費相比,這個價格其實算中等偏上。
要注意的是,學校把課程分成三個學期,允許分學期繳費。比如第一學期先交40%,剩下的分兩次交清,這對工薪家庭來說壓力會小點。
二、別漏了這些隱形開支
在以色列生活,消費水平跟國內一線城市差不多。海法校區周邊租個單間每月大概3500-5000謝克爾(約合6500-9300人民幣),自己做飯的話伙食費每月2000謝克爾左右。加上交通、通訊這些零碎開支,一年下來生活費至少準備8-10萬人民幣。
教材費容易被忽略,這里專業書籍基本都買二手的話,全年大概2000-3000人民幣能搞定。要是想參加國際交流項目,去歐洲或者美國訪學的機票住宿還得額外準備2-3萬。
三、橫向比比就知道
拿幾個熱門留學地對比,
美國常春藤MBA,學費普遍50萬人民幣起
英國G5院校,平均35-45萬人民幣
新加坡國立大學,約28萬人民幣
香港科技大學,26萬人民幣上下
這樣看來,以色列理工的MBA在歐美名校里算性價比高的。特別要提的是,他們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都有雙學位項目,交一份學費能拿兩個名校文憑,這個操作挺劃算。
四、省錢妙招別錯過
學校每年提供30%以上的獎學金覆蓋率,理工科背景的申請者尤其吃香。有個朋友去年申請到企業贊助獎學金,直接減免了40%學費。另外當地允許留學生每周打工20小時,時薪大概60-80謝克爾,勤快點的話每月能掙出生活費。
不少中國學生選擇合租公寓,三室一廳平攤下來每人每月能省1500人民幣。教材方面根本不用買新的,畢業生跳蚤市場里五折的舊書多的是。
五、錢花得值不值
看畢業生去向數據,留在以色列工作的起薪平均2.5-3.5萬謝克爾/月(約4.6-6.5萬人民幣),回國進科技公司的年薪普遍在30-50萬區間。學校在自動駕駛、人工智能領域的資源特別強,很多學生還沒畢業就被英特爾、Mobileye這些大廠預定。
有個2019屆校友分享,他通過學校創業中心孵化的項目,兩年時間就把學費掙回來了。當地完善的創投環境確實給商科生加了不少分,海法科技園里每天都有新項目在找合伙人。
說到對了,在特拉維夫街頭喝杯咖啡看著地中海,教室里討論著最新的納米技術商業化案例,這種體驗還真不是用錢能簡單衡量的。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