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皇家霍洛威大學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作為英國老牌公立院校,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的MBA項目近年受到不少職場人關注。筆者實地走訪招生辦,整理了最新申請要求和費用明細,給有意向的讀者做個參考。
一、申請硬指標有三條,
1. 本科畢業(yè)證+學位證(專升本需提供專科畢業(yè)證)
2. 雅思6.5(寫作不低于6.0)或托福88分
3. 兩年以上全職工作經驗(實習不算)
二、隱形篩選標準要注意,
35歲以下通過率更高(近三年錄取數(shù)據)
管理崗經驗是加分項(技術崗需突出團隊管理經歷)
推薦信要找直屬上司(外企背景推薦人更受認可)
三、費用明細(2024年最新),
學費,£23,800/年
住宿費,單人間£160-£220/周
醫(yī)療保險,£470/年
別忘了,每年3月會漲學費,建議趕2月前交押金
四、值不值這個價?
對比同檔次院校,霍大MBA有兩大優(yōu)勢,課程含3個月名企實習(BBC、匯豐等),畢業(yè)生平均起薪£42,000。但要注意課程強度大,每周40課時+小組作業(yè),在職讀書會比較吃力。
英國一年制MBA,這五類人慎選
英國一年制MBA 這五類人最好繞道走
說到英國一年制MBA,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省時間”“性價比高”。但實話實說,這種“短平快”的碩士項目真不是誰都適合。尤其下面這五類人,盲目跟風可能真會踩坑。
第一類,手頭緊,想靠MBA快速回血的
英國一年制MBA學費加生活費,少說也得準備40萬人民幣起步。如果是倫敦地區(qū)的名校,直接奔著60萬去了。如果家里經濟條件一般,或者指望畢業(yè)立刻賺回學費,勸你三思。
英國本地就業(yè)市場競爭激烈,國際生想留下拿工簽本來就難。再加上一年時間剛適應環(huán)境就得畢業(yè),沒實習經驗、沒人脈積累,回國后薪資未必能短時間覆蓋成本。說白了,這不是“投資”而是“消費”,經濟壓力大的別硬扛。
第二類,想徹底轉行,從零開始的
很多人覺得讀個MBA就能“華麗轉身”,比如從土木工程轉金融,從教師轉咨詢。但現(xiàn)實很骨感——英國一年制MBA課程緊湊,沒時間給你補基礎。
舉個例,你本科讀文科,想靠這一年學透財務建模、數(shù)據分析,還得兼顧 networking 和求職,基本不可能。企業(yè)招人時更看重相關經驗,不是一紙文憑就能搞定。真想轉行,不如選兩年制項目,或者先積累目標行業(yè)的工作經驗。
第三類,指望靠同學資源“一步登天”的
有人沖著“名校校友圈”報名,幻想和大佬同學組隊創(chuàng)業(yè)、拿內推。但英國MBA班里中國學生比例高,尤其是排名中上的學校,一個班過半都是華人。
再加上一年時間剛混個臉熟就畢業(yè),很難深度建立關系。如果想靠人脈翻身,不如選美國兩年制,或者直接在國內讀清北復交的EMBA,資源對接更直接。
第四類,自學能力弱,習慣被“填鴨”的
英國的教學風格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一周就幾節(jié)課,剩下時間全要自己查資料、做小組作業(yè)。老師不會追著你改論文,選課方向也得自己規(guī)劃。
如果你習慣了有人盯著學習進度,或者就想水個文憑,這種放養(yǎng)模式絕對讓你焦慮到禿頭。經常有人吐槽,“圖書館凌晨兩點全是中國學生在趕due”。
第五類,想搞學術研究的
有人把MBA當跳板,打算畢業(yè)后繼續(xù)讀博。但一年制課程以就業(yè)為導向,論文要求比學術型碩士簡單得多。導師也沒時間帶你深入做課題,申博士時競爭力還不如MSc的學生。
真想走學術路線,老老實實申研究型碩士(MRes)或者直接申請PhD,別在MBA上浪費時間。
英國一年制MBA確實是個好選擇——但只針對那些目標明確的人。比如想晉升管理層但缺學歷背書、公司資助部分學費、或者急需海外經歷落戶加分。如果不符合這些條件,千萬別被“短時間拿證”的噱頭忽悠了。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麥德林行政金融和技術大學mba,值得上嗎?申請門檻和吸引力綜合考量
德里大學mba卓越教育優(yōu)勢與留學機遇,申請門檻費用和就業(yè)前景綜合解析
韋仕敦大學MBA全攻略,多元課程和申請竅門 (韋仕敦大學MBA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