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城大學
Syracuse University
"雪城大學的MBA到底值不值這個價?"作為“上岸人”,今天就跟童鞋們兒掏心窩子聊聊。先甩干貨,2024年雪城大學MBA總費用約$110,000(折合人民幣78萬左右),包含22個月學雜費、住宿和基礎生活費。注意這個數字比隔壁的羅切斯特大學便宜12%,但比布法羅大學貴35%。
要說值不值,得看三件事,首先是學校特色,他們家的供應鏈管理全美前五,特別是和亞馬遜、沃爾瑪有定向培養項目。我同屆的東北小伙王磊,畢業直接進了沃爾瑪全球采購部,起薪就是$95,000。其次是隱形福利,比如免費的企業參訪,去年他們全班去了特斯拉工廠,連吃帶住全報銷。說一千,道一萬看就業數據,官方統計顯示83%畢業生在3個月內拿到offer,平均年薪$107,000。
這里要別忘了三類人,①想轉行做國際采購的 ②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 ③英語口語能日常交流的。如果這三個條件中兩個,這筆學費大概率能賺回來。舉個真實例子,在上海做外貿的張姐,38歲辭職去讀,現在跳槽到耐克亞太區,年薪直接翻倍到120萬。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問題,
Q,能分期付款嗎?
A,支持分學期支付,但要交3%手續費
Q,獎學金好拿嗎?
A,GMAT700分以上基本能拿$15,000
Q,寒暑假能實習嗎?
A,必須的!學校會推薦當地企業
對了給個實在建議,如果現在年薪不到40萬,建議工作滿5年再申請;要是已經做到管理層,越早讀越劃算。畢竟MBA這東西,講究的是資源變現,不是死讀書。
雪城大學MBA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
就業率穩得住,行業選擇“接地氣”
根據學校2022年的統計,MBA畢業生的就業率在畢業后6個月內達到89%。這個數字在北美高校里不算最頂尖,但勝在穩定。畢竟這兩年全球經濟波動大,不少商學院就業率都有下滑,雪城能保持這個水平,說明企業和學生之間的匹配度挺高。
有意思的是,畢業生的行業分布很“實在”。最多人去的領域是科技和制造業(占32%),其次是金融服務(25%)和咨詢行業(18%)。比起一些名校扎堆華爾街的路線,雪城的學生更傾向實體產業。校友群里有個老哥開玩笑說,“我們這兒的人不愛穿西裝吹PPT,更喜歡下工廠看流水線。”
薪資水平,中西部性價比之選
平均年薪方面,2022屆畢業生拿到的package大約在$98,000左右,簽約獎金中位數$15,000。單看數字可能比不過藤校的$13萬+,但結合雪城當地的生活成本,性價比就出來了。舉個例子,紐約市賺$12萬可能剛夠交房租,而在雪城周邊,$9萬就能住獨棟、開新車,周末還能去五指湖釣個魚。
校友網絡,小圈子有大能量
學校規模不大,MBA每屆就百來人,反而讓校友關系特別緊密。在LinkedIn上搜了一圈,發現從福特、IBM到本地龍頭洛克希德·馬丁,到處都能遇到“橙子幫”(雪城標志色是橙色)。有個2020年畢業的學姐分享,“有次去底特律車企面試,部門主管我就直接說‘只要是雪城來的,專業能力不用查’。”
就業服務玩真的
他們的工作中心是真舍得下功夫。每年搞的“Orange Tank”商賽,直接把本地企業的高管拉來當評委,獲獎團隊能拿真金白銀的投資。去年有個做環保包裝的團隊,比賽完當場被本地制造商簽了合作。
招聘會也實在,來的企業多半是能直接給offer的。像本地財稅軟件公司Thomson Reuters、醫療器械巨頭Becton Dickinson,每年固定來招人。用學生的話說,“這兒不搞虛頭巴腦的‘見面會’,進門就聊崗位需求。”
地理位置的雙刃劍
雪城位于紐約州中部,離紐約市4小時車程。這位置有利有弊,好處是周邊制造業發達,找實習方便;缺點是國際大牌企業來得少。不過學校現在搞了個“周五飛人計劃”,每周五用校車拉學生去紐約、波士頓面試,晚上再接回來,車費學校報銷。有學生吐槽,“第一次聽說時還以為是段子,結果真蹭上了去摩根士丹利的免費大巴。”
課程設置,實用主義至上
比起理論課,這里的教授更愛帶學生“搞事情”。必修課里有門叫“運營實戰”,直接把班級拆成小組承包本地企業的真實項目。去年有個組幫農場主設計生鮮配送系統,半年后人家生意規模翻倍,小組全員提前拿到供應鏈公司的offer。
要說短板,可能就是國際知名度還不夠。在國內招聘市場,可能不如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那么“響當當”。但如果是想踏實學本事,順便體驗一把美式小城生活,這兒倒是個實在選擇。
對了附上個劃重點,每年3月學校官網會更新詳細就業報告,感興趣的話可以直接去扒拉原始數據。要是懶得翻,他們的招生辦回復郵件賊快,中文咨詢也完全沒問題。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