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斯頓大學
Kingston University, London
"金斯頓大學的MBA到底值不值得讀?學費不便宜,回國能認證嗎?"作為幫助過200+學員做學歷規劃的從業者,我用最實在的話給大家嘮明白。
話不多說,這個項目特別適合三類人。第一類是工作5年以上,需要快速拿碩士文憑晉升的中層管理者;第二類是預算在15-20萬左右,想拿英國正規學歷的;第三類是想走留學落戶政策的北上廣上班族。為什么這么說?我去年幫某外企市場總監張姐申請時就發現,這個項目有三個硬核優勢,
1. 學費明碼標價18.8萬,比動不動三四十萬的EMBA實在太多。課程設置特別務實,像市場營銷實戰、企業財務決策這些課,都是直接拿真實案例開練。
2. 畢業不用寫大論文,改成商業計劃書+實踐報告,對工作黨特別友好。我有個學員白天跑工地晚上上網課,照樣半年搞定作業。
3. 最關鍵的是留服認證沒問題。去年3月剛幫兩個學員做完認證,學制12個月,課程安排完全符合要求。不過要提醒的是,語言成績現在卡得嚴,雅思6.5分是硬門檻。
說到這肯定有人問,"那和國內MBA比怎么樣?"這么說吧,如果你急著要學歷鍍金,這個比國內聯考快2年;要是想系統學習管理知識,建議還是選985院校。發現個有趣現象,很多中小企業的老板選這個項目,他們說,"花二十萬既拿了海歸名頭,又不耽誤公司業務,值!"
學姐提醒大家,現在市面上中介收費差距特別大。上個月有個學員自己申請被拒,后來找我們重新整理材料才發現,他之前的中介連推薦信模板都用錯了。所以建議自己先上官網查最新要求,別當冤大頭。
金斯頓MBA最新申請條件,這三點最容易踩坑
好多朋友私信問我金斯頓MBA的申請細節,尤其是更新后的要求。我翻了翻官網,再結合自己去年幫人改材料的經驗,發現真有幾點特別容易“掉坑”。今天直接上干貨,說說那些官方不會明著提醒,但實際操作中踩雷率最高的地方。
第一坑,語言成績“踩線”≠穩過
金斯頓MBA對語言的要求寫著“雅思6.5或同等水平”,不少人覺得考到6.5就萬事大吉了。但實際情況是,這兩年競爭激烈,學校會優先錄取單項分均衡的申請者。比如寫作單項低于6.0的,哪怕總分達標,也可能被要求補語言班。
關鍵點,
別卡著最低分交材料,尤其是口語和寫作別拖后腿;
PTE和托福成績換算要仔細核對,官網有明確對照表,別自己估算;
如果考了多鄰國,注意部分專業不接受,先郵件確認。
第二坑,工作經驗“湊數”反被拒
官網上寫“建議2年以上工作經驗”,有人就把實習、兼職全算進去湊年份。但審核材料時,學校更看重的是工作內容的“含金量”。比如你提交的是一份銷售崗的實習證明,但和MBA申請方向(比如金融或管理)關聯度低,反而可能減分。
避坑門道,
優先提交全職、且與職業規劃相關的工作證明;
崗位描述別照抄HR給的模板,重點突出管理經驗或項目成果;
短期實習(3個月以內)不建議寫進主材料,可放附件備用。
第三坑,推薦信“找大牛”不如“找熟人”
很多人以為推薦人頭銜越大越好,結果找了某企業高管,但對方根本不了解自己,寫出來的推薦信全是套話。金斯頓的審核官明確說過,“我們更想看到推薦人和申請人的真實互動。”
實操建議,
優先選直接上司或合作過的導師,能具體舉例說明你的能力;
如果找客戶或合作伙伴,附上合作項目簡介更靠譜;
千萬別用“代寫模板”,學校一看就知道是流水線產物。
學姐提醒一句,金斯頓今年新增了視頻面試環節,問題會從你提交的材料里隨機抽細節提問。比如你提到“曾負責某項目成本控制”,面試官可能直接問,“當時節約了多少成本?用了什么方法?” 材料寫得越具體,面試越穩。
好了,如果還有具體問題,評論區直接問,看到就回!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