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薩爾大學
De La Salle University
我,"德拉薩爾大學的MBA到底要讀幾年?"今天咱們就用大白話把這事兒徹底說透,保證你讀完心里明明白白。
先說重點,德拉薩爾大學(De La Salle University)的MBA標準學制是2年。但注意了,這個時長會因三個關鍵方面變動,第一看你選的是全日制還是在職班,第二看你的課程進度安排,第三看論文完成情況。我認識的在讀學員里,最快的1年半搞定,也有工作忙的同學拖到2年半才畢業。
全日制學生每周要上4-5天課,課程安排得比較密集,適合能脫產學習的人。而在職班特別人性化,把課程集中在周末和晚上,這點對上班族特別友好。不過要注意,學校規定必須在5年內完成所有學分,超過這個期限就得重新注冊了。
說到課程設置,總共要修滿42個學分。必修課占大頭,像戰略管理、市場營銷這些硬核課程都得拿下。選修課可以根據自己職業方向來選,建議選跟工作相關的,這樣邊學邊用特別實在。我有個做金融的朋友就專挑財務分析類的課,他說上班做報表都用得上。
現在說說大家最關心的實操建議,如果英語基礎一般,建議拉長準備時間,先把語言關過了;工作特別忙的,最好選彈性學制;想快速畢業的,一定要提前規劃選修課。記住,學校允許暑期加修課程,這可是縮短學制的好機會。
學姐提醒下,別看學制寫著2年就掉以輕心。我見過太多人因為拖延論文耽誤畢業的,也有學霸提前修完學分卡在論文上的。建議大家入學就做好時間規劃表,把大目標拆解成月計劃、周計劃,這樣執行起來才不抓瞎。
德拉薩爾MBA申請條件最新捋清
一、學歷和工作經驗,到底卡不卡人?
德拉薩爾MBA對學歷的要求不算苛刻。本科畢業是基礎,專業倒沒硬性限制,商科、工科甚至文科背景都能申。不過,學校更看重你的☆實踐經驗☆。官方建議至少☆2年全職工作經驗☆,但如果你在創業、家族企業幫忙或者有突出的項目成果,1年半也能試試。說白了,他們想找的是“能干活兒”的人,不是純學霸。
有個小竅門,如果你工作經驗短,但帶過團隊或者負責過關鍵業務,一定要在材料里重點寫出來,附上具體數據(比如業績增長多少、團隊規模多大),這比干巴巴的職位描述管用多了。
二、英語成績,托福雅思哪個更吃香?
語言關是必過的。德拉薩爾明確要求托福80+或雅思6.5+,沒得商量。但這兩年有個變化,接受☆多鄰國英語測試(110+)☆,這對考不了線下考試的同學是個利好。不過要注意,語言成績的有效期還是☆2年☆,別拿大四考的成績湊數。
如果英語成績差個一兩分怎么辦?別急著放棄。學校允許有條件錄取,先讀語言班再進正課。不過得額外花錢花時間,建議盡量一次考過。
三、推薦信找誰寫?同事行不行?
推薦信要兩封,最好是直屬上司+行業前輩的組合。上司能證明你的工作能力,行業大佬則展示你的行業視野。實在找不到領導推薦,可以找合作過的客戶或項目導師,但千萬別讓親戚朋友寫,容易被當成“關系戶”。
內容上別光夸“認真負責”,得舉例子。比如,“他在XX項目中主動協調3個部門,提前兩周完成任務,節省10%成本”——這種細節能讓推薦信更有說服力。
四、文書怎么寫才能不踩雷?
個人陳述(PS)是重頭戲。德拉薩爾的招生官最煩兩種文書,一種是“我從小有個商業夢”的老套故事,另一種是羅列獎項的簡歷擴展版。他們想看到的是,你為啥選我們學校?你能帶來啥獨特價值?
舉個接地氣的寫法,
“我目前在一家本地電商公司負責供應鏈,發現東南亞市場物流成本高的問題。德拉薩爾的‘跨國運營’課程有XX教授的研究方向正好匹配,我希望通過學習,未來搭建更高效的中轉倉模型?!薄@種目標明確、和學校資源掛鉤的內容,更容易讓審核老師點頭。
五、面試會問些啥?怎么準備?
過了材料關,面試就是臨門一腳。德拉薩爾的面試通常是線上1對1,20分鐘左右。問題主要分三類,
1. 職業規劃,比如“讀完MBA后打算創業還是進大公司?”
2. 案例分析,臨時給個商業場景,讓你現場出解決方案。
3. 個人特質,比如“同事怎么評價你的缺點?”
建議提前練好“STAR法則”(背景-任務-行動-結果),回答時條理清晰。遇到不會的案例題,可以反問,“您指的是短期盈利還是長期品牌建設?”——既能拖時間思考,又顯得考慮周全。
六、申請時間千萬別錯過
德拉薩爾MBA每年有三輪申請,截止日期大概在11月、1月和3月。早申的優勢明顯,尤其第一輪名額多、競爭相對小。如果拖到第三輪,除非背景特別硬,否則容易被放到候補名單。
材料提交后,一般4-6周出結果。期間可以發一封跟進郵件,簡單提一句,“我參加了XX行業會議,對課程中的XX模塊有了新想法……”——這種積極態度很加分。
學姐提醒一句,官網的申請材料清單每年微調,8月份一定要再核對一次。去年就有同學漏交了課程描述,差點耽誤事。準備好這些,剩下的就是保持好心態,祝你好運!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