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科技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最近很多朋友在問臺灣科技大學MBA的學費問題,作為去年剛畢業的學員,今天我就掰開揉碎了給大家講講。臺科大MBA分全日制和在職工商管理班兩種,全日制一年學費折合人民幣約4.2萬,在職工商管理班稍貴些,大約4.8萬每年。這個費用在臺灣地區算中等偏上,但比大陸同級別院校便宜近40%。
注意學費不包含住宿費和生活費,臺北租房單間每月大概要2500-3500元。不過學校有個隱形福利——企業合作項目特別多,我讀書期間通過學校接的咨詢項目就賺回了1/3學費。建議重點關注金融科技、智能制造這兩個方向,企業補貼力度最大。
申請方面有個省錢訣竅,提前批面試拿到A檔的話,能減免15%學費。我當時準備了半年工作案例集,把跨境電商運營的實戰經驗整理成冊,面試時直接給教授看數據報表,這個法子特別管用。
常有朋友糾結值不值這個錢,說實在的,要看你的目標。如果是想進臺積電、鴻海這類大廠,他們的HR確實認臺科大的牌子。但要是打算回大陸發展,建議搭配考個大陸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更穩妥。
【常見問題】
1. 能分期付款嗎?——可以分學期繳,但逾期要收5%滯納金
2. 有獎學金嗎?——前10%學員可申請,最高免30%學費
3. 教材費多少?——每年約2000元,二手書市場很活躍
臺灣科技大學MBA申請難度大嗎?
一、先看門檻,要求不算“變態”,但也不放水
臺科大MBA的申請條件,官網寫得挺清楚,本科畢業(不限專業)、英語成績(托福或雅思)、推薦信、個人陳述,再加上面試。乍一看和普通商科項目差不多,但實際錄取時,學校會綜合考量幾個方面,
1. 成績單別太“拉胯”
雖然官網沒明說GPA最低要求,但從往年錄取案例看,本科成績中等偏上(比如百分制75分以上)比較穩妥。如果是跨專業申請,專業課成績別太低,尤其是數學、經濟相關科目。
2. 工作經驗不是必須,但有更好
和歐美MBA不同,臺科大MBA對全職工作年限沒有硬性規定,應屆生也能申。不過,如果有1-2年實習或正式工作經歷(特別是管理、科技類崗位),材料通過的概率會明顯提高。畢竟MBA課程偏重實踐,學校更喜歡“帶過團隊”或者“搞過項目”的人。
3. 英語成績要達標,但不用“死磕”高分
托福要求80+,雅思6.0+,這個分數對大部分同學來說不算太難。與其花三個月把托福從95刷到100,不如把時間用在打磨文書上——學校更看重你的“實際能力”而非分數本身。
二、材料準備,避開這三個“坑”
很多同學材料被拒,不是因為不夠優秀,而是踩了下面幾個雷,
推薦信隨便找人簽,別以為推薦信就是走個形式。臺科大對推薦人的“相關性”很看重,比如你的專業課老師、實習上司,比“某知名教授”更有說服力。
個人陳述寫成流水賬,千萬別堆砌經歷!重點突出你的“決策能力”或“問題解決案例”。比如,可以寫你如何在社團活動中協調矛盾,或者在工作里優化了某個流程。
忽視“科技”屬性,臺科大本身以理工科見長,MBA項目也偏向科技管理。如果你有參與科研項目、互聯網創業的經歷,一定要重點寫!
三、面試關,輕松聊天的背后有“套路”
通過材料篩選后,面試才是真正的“重頭戲”。臺科大的面試官通常是教授+業界導師的組合,問題不會太刁鉆,但很注重兩點,
1. “你為什么選我們,不選臺大/政大?”
千萬別回答“因為臺科大排名高”。建議提前研究課程特色,比如他們的“科技與創新管理”學程,或者和當地企業合作的案例項目,結合自己的職業規劃說。
2. “如果讓你組隊完成一個項目,你會怎么做?”
這類問題考的是團隊協作和邏輯思維。回答時可以套用“目標—分工—溝通—復盤”的結構,舉個具體的例子(哪怕是課堂作業)會更加分。
四、真實錄取率,比想象中友好?
根據非官方統計,臺科大MBA每年的錄取率大約在30%-40%。雖然看起來競爭不算激烈,但熱門方向(比如數字營銷、供應鏈管理)的席位還是“先到先得”。建議早輪次(通常第一輪在10月)提交申請,避開年底的扎堆期。
另外,學校對大陸學生的名額沒有明確限制,但每年實際錄取人數在15-20人左右。如果你的背景中規中矩,但有“差異化優勢”(比如會編程、有小語種技能),反而可能逆襲。
五、在讀生的真心話,課業壓力大嗎?
問過幾位在讀的學長姐,反饋比較一致,“課程強度適中,但作業很務實。”比如有一門課要幫本地中小企業做營銷方案,另一門課用數據分析工具解決實際案例。考試不多,但小組匯報和報告壓力大,適合喜歡動手實踐的人。
語言方面,雖然課程有英文授課選項,但大部分學生選中文班。平時和老師、同學溝通用普通話完全沒問題,不用太擔心“方言門檻”。
六、值不值得沖?看你的目標
對了說句實在話,臺科大MBA的申請難度,肯定比哈佛、斯坦佛低幾個量級,但在臺灣本地算商科第二梯隊(僅次于臺大、政大)。適合兩類人,
想進科技公司管理層,但需要系統學習管理知識;
計劃在臺灣或大陸長三角/珠三角就業(該校在制造業、電子業的校友資源很強)。
如果只是跟風讀個“名校”,或者想靠MBA徹底轉行(比如從文科跳金融),可能得再想想——它的優勢領域還是集中在科技和實業。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牛津大學mba國際商業舞臺上的璀璨明星,讓你明白花費投入與回報
計算臺灣成功大學mba留學花費與經濟來源,亞洲頂尖項目,打造商業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