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戶大學
Kobe University
如果你正考慮申請神戶大學MBA,但對著官網密密麻麻的英文招生簡章頭疼,這篇文章幫你把重點都捋明白了。咱不整虛的,我就直接說干貨。
一、普通人能申嗎?先看這3條硬門檻
1. 學歷要求,本科畢業就行,專升本、自考本都認,但得有學位證。專科生想沖的話,需要加5年以上全職工作經驗,還得通過校方材料審核。
2. 語言成績,日語不是必須!英語項目認托福80+/雅思6.0+,成績單過期兩年內都有效。偷偷說個小技巧,如果英語成績差幾分,但工作經歷亮眼,可以嘗試argue。
3. 工作經驗,官方說“不強制”,但去年錄取的學員平均工齡4.2年。應屆生要是手握大廠實習+學術論文,也有機會拼一把。
二、學費真相,比你想的劃算
2024年最新學費清單(單位,日元),
入學金,282,000(只交一次)
年學費,804,000
兩年合計約1,890,000日元,按當前匯率折合人民幣9萬左右。重點來了,留學生能申請學費減免,最高免30%。加上神戶物價比東京低20%,租房每月3-5萬日元就能搞定單人間。
三、過來人的大實話
2. 視頻面試避雷,被問到“為什么選我們”時,千萬別只說學校排名。聊聊神戶港的國際貿易特色,或者教授的研究方向,立馬讓考官覺得你做足功課。
3. 獎學金別錯過,除了JASSO,記得申請神戶大學專屬的“國際學生助成金”,月給5萬日元的名額每年有20個。
四、值不值得讀?看這3個指標
1. 回國認證,早稻田、慶應、神戶大是日企HR眼中的“黃金三角”,學歷過教育部認證。
2. 隱形福利,學校跟三菱、阪急等關西大企業有聯合培養項目,表現好的學員直接進終面。
3. 時間成本,全日制12個月速成班特別適合想快速鍍金的職場人,4月入學次年3月就能拿證。
(全文完)
神戶大學MBA畢業,回國就業真實薪資曝光
說到日本留學,神戶大學的商科一直挺受中國學生關注。尤其是它的MBA項目,不少人沖著“日本老牌名?!焙汀靶詢r比高”這兩點去讀。但真正畢業后回國能掙多少錢?這事兒網上說法五花八門,今天咱就嘮點實在的。
一、回國就業的“行情價”
從近三年畢業的校友反饋看,神戶MBA回國首份工作的年薪集中在18-35萬區間。拿上海舉例,進外資企業的普遍能談到25萬上下,要是進互聯網大廠做運營或市場崗,基本工資可能低點(20萬左右),但加上年終獎也能摸到30萬。二線城市比如成都、杭州,薪資會打個八折,不過生活成本低不少。
有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讀神戶MBA前有3年以上管理經驗的人,回國后更容易拿到高薪崗位。去年有位在日企做過課長的校友,回國直接空降某車企的區域經理,年薪直接沖到40萬+。反過來,應屆直接去讀MBA的同學,找工作反而容易卡在“經驗不足”上。
二、行業選擇決定“天花板”
金融和咨詢行業依然是高薪大戶。有校友進了四大咨詢,起薪28萬但出差補貼高;去券商的更狠,有個哥們趕上行情好,年終獎發了12個月工資。不過這兩年實體經濟回暖,不少制造業公司開價也不手軟,像某家電巨頭給供應鏈管理崗開到26萬保底。
要說最“意外”的就業方向,可能是跨境電商。神戶大學的地理位置靠近大阪港,有些課程會涉及貿易實務,結果好幾個校友回國做日本美妝、母嬰用品的跨境生意,自己當老板的比打工賺得多得多。
三、別光盯著錢,隱性價值更重要
在日本待過的人都有體會,那邊的工作習慣確實能磨人。有個姑娘說,她在神戶練出來的“數據強迫癥”讓領導特別賞識——現在公司做市場分析報告,老板點名只信她做的表格。還有校友覺得,日本人那套“細節服務”的思維方式,讓他拿下不少難纏的客戶。
語言優勢也不能小看。雖然現在會日語的人多,但能在商務場合流暢談判的仍是稀缺資源。有家企業招對日業務主管,明確要求“在日本總部工作過優先”,這一條就把很多候選人篩下去了。
四、過來人的大實話
1. 想靠MBA徹底翻身不現實,但確實是塊好跳板。關鍵是留學期間得多跑說明會,很多日本企業會提前鎖定畢業生。
2. 校友網絡比想象中好用,特別是關西地區的華人圈挺抱團,內推機會比海投靠譜得多。
3. 日語N1只是門檻,真正加分的是懂日本人的商務邏輯。比如他們談合作時不直接反駁,而是說“ちょっと検討します”(稍后考慮),這背后的潛臺詞你得懂。
最后說個扎心的,同樣神戶MBA畢業,有人回國三年當上總監,也有人還在基層打轉。差別不在于學校教了什么,而是有沒有把日本學到的那股子“較真勁兒”用對地方。就像校友群里常說的那句話,“學校給你發的是畢業證,不是印鈔機,怎么變現還得看自個兒本事。”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