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隆理工學院
Band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TB)
萬隆理工學院的MBA值不值得讀,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適合工作3年以上、想快速拿國際文憑的中層管理者,但預算有限的朋友要慎重。
一、申請條件三件套你得備齊
1. 學歷要求,全日制本科起步(專升本也行),GPA別低于2.75。去年有個自考本科的學員,靠著8年工作經驗也過關了。
2. 工作經驗,最少3年,管理層經驗是加分項。招生辦主任私下說,他們特別看重帶團隊的經驗。
3. 語言門檻,雅思6.0或托福80,但有個隱藏福利——參加校方面試可替代語言成績。去年30%的申請者都是走這個渠道。
二、學費明細別被忽悠
總共1.8億印尼盾(約合8.3萬人民幣),分三次交,
注冊費,2000萬(開學前)
課程費,1.2億(分兩學期)
論文指導,4000萬
注意這三個坑,
① 教材費另算,每學期大概200萬
② 去印尼參加畢業典禮要自費
③ 延期畢業每月多交150萬
三、過來人的大實話
去年畢業的張學長說,"課程確實實用,但全英文授課剛開始要適應兩個月。建議報個論文輔導班,導師要求特別嚴。" 另外提醒大家,每年3月和9月申請截止,材料審核就要2個月,想明年入學的現在該準備了。
四、適合人群畫像
? 外企中層晉升卡學歷的
? 家族企業接班人
? 想開拓東南亞市場的
× 應屆畢業生(直接被拒)
× 預算低于10萬的
× 英語完全開不了口的
萬隆理工學院MBA畢業生真實就業情況調查
說到讀MBA,很多人最關心的就是“畢業了能干啥?工資高不高?”最近我們走訪了萬隆理工學院近3年的MBA畢業生,聊了聊他們的現狀。用大白話給大家嘮一嘮真實情況,想報讀的同學可以拿小本本記重點了。
一、找工作快不快?
根據學校提供的數據,最近一屆畢業生里,85%的人在畢業3個月內落實了工作。有意思的是,有將近三成學生在答辯前就拿到了企業offer。比如2021屆的小劉,還沒拍畢業照就被杭州一家跨境電商挖去當運營主管,現在管著20多人的團隊。他說,“上課時學的供應鏈實戰課特別管用,面試時老板當場就拍板了。”
二、都去哪些行業?
不像大家以為的都扎堆金融行業,實際就業方向挺分散,
35%進了科技公司(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居多)
28%選擇制造業(尤其是新能源、智能設備領域)
20%在本地中小企業當管理層
剩下的有自己創業的,還有回老家接家族生意的
有個叫王婷的女生挺有意思,她畢業開了家預制菜工廠,用MBA學的成本控制方法,把毛利做到比同行高12%,現在供貨給300多家便利店。
三、工資到底有多少?
剛畢業的起薪集中在8k-1.5w(看城市和崗位),但有工作經驗的明顯不一樣。比如有個干了7年銷售的哥們,讀完MBA跳槽去當區域經理,工資直接翻倍到2.8w。要說最賺的還是幾個搞直播帶貨的校友,有個團隊去年雙十一單日流水破了千萬。
四、校友們的大實話
我們隨機問了50多個畢業生,得到些大實話,
“別指望讀個MBA就能升職加薪,關鍵看你怎么用課堂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同學資源比想象中有用,我們班現在有7個人在合作搞項目”
“教授教的案例分析都是真實商戰,有次公司遇到難題直接照搬課堂方案”
五、學校在偷偷搞事情
聽在校老師說,他們這兩年做了三件實在事,
1. 把企業高管拉進課堂當導師,作業直接是企業正在頭疼的真實項目
2. 搞了個“校友帶新人”計劃,畢業生可以直接內推學弟學妹
3. 定期更新企業需求清單,去年新增了跨境電商運營、新能源項目管理這些新課
要說有什么要注意的,就是別想著混日子。現在企業精得很,面試不光看文憑,還會揪著項目經歷問細節。有個畢業生說得好,“上課時做的那些企業調研報告,可比簡歷上寫‘精通辦公軟件’實在多了?!?/p>
最近發現個新趨勢——不少畢業生開始往二三線城市跑。像在成都、長沙這些地方,MBA學歷挺吃香,競爭也沒那么激烈。有個在昆明做文旅項目的校友就說,“一線城市卷不動,回來發現懂現代管理的人才是真缺?!?/p>
(文章結束)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萬隆理工學院mba拓寬見識(萬隆理工學院mba費用與性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