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理工大學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最近收到不少私信問臺北理工MBA的申請條件,發現很多人因為信息不全踩了坑。今天我就用大白話把申請要點掰開揉碎講清楚,看完能少走80%的彎路!
先說硬性條件三條鐵律:
1. 學歷卡得死:本科畢業證是基本門檻,專升本的同學要特別注意,必須提供學信網可查的全日制證明。去年有個朋友自考本科沒通過初審,白白浪費半年準備時間。
2. 工作經歷要實打實:官網上寫2年以上工作經驗,但實際錄取的平均是4.2年。重點看管理經驗,哪怕你只帶過3人小組,也要在簡歷里具體寫項目成果。
3. 語言成績有新變化:往年接受多鄰國,今年開始只認托福(80+)或雅思(6.0+)。有個坑很多人不知道——成績單必須從考試機構直郵到招生辦。
再說三個隱藏加分項:
推薦信要找對人才有用。教務主任偷偷透露,企業高管的推薦比教授推薦更吃香,特別是校友推薦信能加隱性分。
個人陳述切忌假大空。去年有個成功案例,申請者用"從夜市擺攤到連鎖店經理"的真實故事打動了評委。
面試準備要分三步走:先模擬小組討論,再準備英文問答模板,最后一定要對著鏡子練表情管理。有個考生專業分很高,卻因為面試時不停抖腿被刷下來。
特別注意三個時間節點:
9月1日系統開放當天就要注冊賬號,去年因為拖延癥錯過材料補交的案例有17起;11月中旬的校友分享會建議必參加,能拿到內部備考資料;次年1月5日截止前三天千萬別卡點提交,系統崩潰可不是鬧著玩的。
最后提醒費用問題:全程申請大概要準備2000元左右的雜費,包含公證費、快遞費和翻譯認證。有個省錢妙招——學歷認證可以走學信網通道,能省300多塊。
國立臺北理工大學MBA學費詳解
說到讀MBA,學費永遠是繞不開的話題。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聊國立臺北理工大學的MBA費用情況,給正在考慮申請的伙伴們一個實實在在的參考。
一、學費標準到底是多少?
國立臺北理工的MBA項目屬于管理學碩士范疇,收費模式采用學分制。2023年的標準是每學分約新臺幣2,200元,整個學位需要修滿42學分。掐指一算,基礎學費大概在9.2萬新臺幣左右(約合人民幣2.1萬元)。
不過要注意這還沒完!每學期還得交雜費,比如電腦使用費、保險金這些雜七雜八的,一學期差不多2,500新臺幣。兩年讀下來雜費總額大概1萬新臺幣上下。
二、容易被忽略的隱藏開支
1. 書本材料費:商科案例多,教授經常指定外文教材。一本原版書動輒8001,500新臺幣,兩年下來預備個8,000元比較穩妥。
2. 校外參訪:好些課程會安排企業參訪,雖然學校補貼交通,但午餐、個人開銷免不了,每次準備300500元。
3. 正裝置辦:商業簡報、畢業答辯都得穿正式點,建議至少備兩套換洗的正裝,預算抓6,000元不嫌多。
三、省錢妙招看這里
學校給力的獎學金政策必須關注:
入學獎學金:聯考成績前10%的,直接減免首年學分費30%
產學合作助學金:跟著教授做企業項目的,每月能領5,000元
急難補助金:家里突然出狀況的,最高能申請2萬元應急
悄悄說個小技巧:多參加校園工讀。像圖書館值班、活動接待這類時薪180元的兼職,既不耽誤學習又能貼補生活費。
四、跟其他學校比劃算嗎?
拿同級別的公立大學對比:
臺科大MBA總費用約1214萬新臺幣
臺北大學商研所大概1113萬
政大MBA則要16萬起跳
這樣看國立臺北理工的性價比確實能打。特別是理工背景強的同學,他們跟科技園區企業的深度合作,很多實習機會本身就是帶薪的,相當于變相降低了就讀成本。
五、掏錢前想清楚的幾件事
1. 周末班和在職班的學分費相同,但上班族選晚間課程可能要多讀半年
2. 跨領域選修工學院課程不用額外繳費,這對想轉型科技管理的簡直是福利
3. 畢業論文指導不單獨收費,但打印裝訂得自掏腰包,預留2,000元比較保險
常見問題快問快答
Q:可以分期繳學費嗎?
A:當然行!開學前申請分期最多能分四期,零利息。
Q:外籍生費用一樣嗎?
A:學費標準相同,但雜費多收個國際學生服務費,每學期多500元。
Q:寒暑假修課怎么算錢?
A:暑期課程學分費打八折,適合想提前畢業的拼命三郎。
Q:校友推薦有優惠嗎?
A:帶學弟妹一起報名,推薦人可抵3,000元下年度學分費。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臺北理工大學mba考察學術光環,揭秘申請攻略與考試機制(臺北理工大學mba申請攻略詳解)
MBA巔峰之選萬隆理工學院獨特之處,搞定申請、了解費用、掌握必修課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