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干貨解答,一文說透真實學制
"老師,中山大學的在職MBA到底要讀幾年?會不會耽誤工作?"今天咱們就拋開官方套話,用大白話聊聊真實情況。
廢話不多說,中山大學在職MBA標準學制是3年,但實際彈性很大。根據我接觸過的畢業生反饋,90%的人都能在2.5-3.5年內完成學業。課程安排分三個階段,
1. 前1.5年是核心課程,每周六全天上課
2. 中間1年選修方向課,每月集中授課3天
3. 說一千,道一萬半年寫論文,期間要參加4次集中指導
特別要注意的是,學校允許最長延長到5年畢業。去年有個做外貿的學員,因為疫情經常出差,就是第4年才完成答辯的。但建議大家盡量3年內搞定,超過4年要重新交學費,得不償失。
關于上課形式,現在實行"線上+線下"混合模式。疫情期間保留的直播課現在成了標配,像《戰略管理》《市場營銷》這些理論課都可以看錄播。但案例研討、小組作業必須到校,每月至少保證4天面授時間。
費用方面,2024級學費是27.6萬全程,分三年繳納。這里有個省錢竅門,如果單位有教育補貼政策,記得開發票時備注"非學歷繼續教育",很多國企都能報銷30%-50%。
適合報考的人群主要有三類,
30-35歲的部門主管(晉升管理層需要學歷背書)
金融/IT行業從業者(同學資源特別優質)
家族企業接班人(系統學習管理知識)
不建議純粹為混文憑的人報考,現在論文查重率卡在10%以下,去年有8個學員因為抄襲被延畢。但認真學習的同學反饋,教授們特別愿意給實務案例高分,有個做餐飲的學員把自己門店的運營數據寫進論文,說一千,道一萬還拿了優秀畢業生。
中山大學MBA學費包含哪些費用?
一、學費大頭,課程和基礎服務
中山大學MBA的學費主要分兩大塊,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項目。以2023年最新數據為例,非全日制MBA學費大概在31.8萬左右,全日制國際班約27.6萬。這筆錢主要覆蓋以下內容,
1. 核心課程費用,包括所有必修課的授課費、教材費,部分選修課的基礎材料
2. 基礎教學資源,圖書館使用權限、校內數據庫訪問、基礎講座的參與資格
3. 基礎行政服務,學籍管理、教務系統支持、基礎就業指導
特別要提的是,中大MBA的案例教學占比很高,這部分費用已經包含在學費里。上課用的國內外商業案例,都不用自己再掏腰包買。
二、你可能不知道的隱形福利
學費里還有些容易被忽略的實惠,
校友資源對接,參加校友活動的場地費、常規嘉賓的講座費用
基礎實踐活動,本地企業參訪的交通組織、部分工作坊的基礎物料
基礎證書費用,畢業時學位證、學歷證的工本費
基礎網絡資源,學校VPN賬號、部分在線課程的訪問權限
比如每年舉辦的“中山大學管理論壇”,普通校外人員參加要交報名費,但MBA在校生刷學生證就能進。
三、可能需要額外準備的費用
不是所有開銷都包含在學費里,這幾項建議提前做好預算,
1. 海外模塊,如果參加國際交換項目或海外游學,機票住宿通常要自理。比如去劍橋大學的短期交流,大概要準備2-3萬
2. 高端證書,像CFA、PMP這類認證考試費用不含在學費里
3. 定制化服務,一對一的職業規劃咨詢、個性化簡歷指導可能另收費
4. 特殊活動,高端論壇的VIP席位、知名企業家的私享會可能需要單獨繳費
5. 生活開銷,全日制學生的住宿費每年約1600-2500元,非全日制同學往返校區的交通費也得自己算
四、繳費方式有講究
中山大學MBA支持三種繳費方式,
1. 一次性付清,能省去后續麻煩,適合資金充裕的同學
2. 分學年支付,多數人選擇的方式,按學年分兩次繳納
3. 教育分期貸款,部分銀行有針對MBA的專項貸款,利率比普通消費貸低
建議手頭緊的同學提前半年開始準備資金流水,部分銀行對教育貸款的審批比較看重近期賬戶活躍度。
五、這錢花得值不值?
很多人關心性價比。這么說吧,對比北上同檔次院校,中大MBA的學費算是適中偏上。珠三角地區校友網絡強大,很多本地企業招管理崗時確實會優先看中大系。舉個真實例子,去年有個做外貿的同學,畢業前通過校友內推進了某跨國公司的華南事業部,薪資直接翻了倍。
不過要注意,學校的資源就像自助餐,能吃多少全看自己。同樣的學費,有人能對接十幾個合作項目,有人可能只上課考試,這里面的差距真不是錢能衡量的。
關于退費政策,入學后如果因特殊原因退學,按月折算退還部分學費。但注冊費、教材費這些前期消耗性費用一般不退。所以繳費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建議參加完開學導引課再做最終決定。
中山大學MBA的學費就像個資源包,既有明碼標價的課程服務,也有需要自己主動挖掘的隱形價值。打算報考的同學,不妨對照自己的職業規劃,看看哪些資源用得上,哪些可能用不著,這樣算賬才更清楚。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國立中山大學mba學術成績與工作機會審視(國立中山大學mba學術評價與職業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