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里大學
University of Surrey
最近收到不少私信問薩里大學MBA的申請門檻,老王就結合自己帶過的23個申請案例,跟大家嘮點實在的。先說句大實話,薩里MBA這兩年卡人越來越嚴,光學歷達標真不夠用。
第一關,工作經驗不是湊數就算
官網上寫著"2年工作經驗優先",但實際錄取的申請人平均工作4.2年。去年有個做跨境電商的小伙子,工作剛滿2年零3個月,雖然雅思7.5,還是被放到waiting list。系主任在開放日說過,"我們要的是能貢獻實戰案例的人,不是職場菜鳥。"
第二關,英語成績有隱藏分數線
雖然官網要求雅思6.5(單項6.0),但實際錄取者80%都在7.0以上。在職博士招生網提醒考PTE的同學,去年開始接受PTE成績后,學校內部有個換算表,PTE68分才等同于雅思7.0,這個細節官網可查不到。
第三關,推薦信要找對人
千萬別隨便找親戚朋友公司蓋章。去年有個申請者拿了某上市公司總監的推薦信,結果學校直接打電話到公司查證,發現推薦人早已離職,直接取消申請資格。最佳組合是,1封直屬上級+1封客戶或合作方。
說到學費,2024年漲到£23,500(約21.8萬人民幣),但有個省錢竅門,1月31日前交全款能減£1500。住宿別盯著學校宿舍,吉爾福德鎮上有不少合租公寓,每月能省£300左右。有個學生找到當地退休教授家的空房間,每月£500包水電,比學校便宜一半。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要是工作不滿3年/英語沒把握上7/找不到靠譜推薦人,建議緩一年再申。去年有7個學生硬著頭皮申請,結果全被拒,白白浪費£60申請費。
薩里大學MBA畢業生真實就業情況
提到英國的薩里大學,很多人可能先想到它優越的地理位置——離倫敦不到40分鐘車程,或是它常年穩居英國高校排名前20的實力。但真正讓不少職場人動心的,是薩里MBA項目的就業表現。今天咱們就拋開官方宣傳,聊聊那些實實在在的數據和畢業生真實反饋,看看這個項目的“就業力”到底怎么樣。
一、課程和資源的“實用基因”
薩里MBA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玩虛的”。課程設計直接沖著市場需求來,比如“商業決策模擬”這類課,直接把學生扔進虛擬的商業環境里做實戰演練。有個2021年畢業的校友提到,他們小組當時接手過一個本地連鎖品牌的真實案例,從市場調研到成本核算全流程走了一遍,最后還給企業提交了優化方案。這種“真刀真槍”的訓練,讓不少人在畢業前就摸清了行業門道。
學校還搞了個“企業導師計劃”,每個學生都能匹配到對口行業的在職高管。有個進了咨詢行業的畢業生說,他的導師是某四大事務所的合伙人,不僅幫他改簡歷,連LinkedIn資料怎么排版都手把手教。這種細節上的指導,比單純上課管用多了。
二、就業數據不說漂亮話
翻翻學校最新發布的就業報告,全日制MBA畢業生六個月內找到工作的比例穩定在87%上下。這個數字可能不如牛劍亮眼,但仔細看就業去向會發現亮點,超過三成進了科技和咨詢行業,比如亞馬遜英國、埃森哲這些公司經常出現在雇主名單里。還有個有意思的現象——約15%的畢業生選擇創業,學校提供的創業孵化器確實給力,有個做可持續包裝的團隊,畢業半年就拿到了天使輪。
薪資方面,起薪中位數在4.5萬英鎊左右。不過要特別說明的是,回國發展的畢業生情況差異較大,有進外企管培生項目的年薪25萬起,也有進民企從中層做起的。但普遍反饋是,薩里的牌子在英聯邦國家認可度更高。
三、校友網絡比想象中靠譜
在薩里讀MBA有個隱形福利——校友圈特別“抱團”。倫敦金融城里有不少中小型投行的中高層都是校友,定期組織的行業聚會不是走過場。去年有個畢業生就是通過校友內推,跳槽進了巴克萊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門。還有個在深圳創業的校友說,他公司的第一個英國客戶,直接就是同專業學長介紹的。
四、地理位置的雙刃劍
離倫敦近確實是優勢,周末坐火車去參加行業論壇、面試都方便。但要注意的是,學校所在的小鎮吉爾福德生活成本比倫敦低30%左右,這對需要精打細算的留學生來說很實際。有個在讀生算過賬,住在學校附近,每月房租比倫敦省下至少500鎊,這些錢足夠支撐平時去倫敦 networking 的交通費。
不過也有畢業生提醒,千萬別把“靠近倫敦”等同于“機會自動上門”。企業不會因為你在薩里讀書就降低用人標準,該考的證書、該練的case interview,該下的功夫一點不能少。
五、那些沒寫在官網上的細節
和二十幾位畢業生聊過后,發現有些“隱藏技能”特別實用,
1. 就業中心會教你怎么用英國本地的招聘平臺,比如Target Jobs和Bright Network,連怎么給HR發跟進郵件都有模板;
2. 課程里專門有兩周教職場軟技能,連“怎么優雅地反駁甲方”這種細節都涉及;
3. 很多教授本身就在企業兼職顧問,上課舉的例子都是當下正在發生的商業案例。
說到最后,薩里MBA的就業情況其實很像它的校風——不搞夸張宣傳,但該給的資源都給到位。對于那些想留在英國工作、或者進入跨國企業國內分支的人來說,這個項目算是個性價比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學校在數字營銷、可持續發展這些新興領域的資源整合能力,確實能讓學生踩準行業趨勢。
不過要提醒的是,MBA從來都不是就業保險箱。見過把學校資源用到極致的人,畢業前就拿到三個offer;也見過全程摸魚,最后抱怨學校不給力的。說到底,薩里提供的是跳板,能跳多高,還得看各人怎么使勁。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