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斯姆斯大學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收到好幾位粉絲私信,"荷蘭那個伊拉斯姆斯大學MBA到底算研究生還是啥學歷?" 今天我就用大白話給大家掰扯清楚,順便分享點“老江湖”經驗。
先給結論,伊拉斯姆斯大學(我們業內習慣叫鹿特丹伊大)的MBA是正兒八經的碩士學位!這個學校來頭可不小,全球商科院校排名前1%的"三皇冠認證"它全有,說人話就是歐洲版的"常春藤"。重點來了——它家MBA學歷回國能認證!在留服中心查得到,考公考編都認這個文憑。
大體上來看分三種情況,
1)全日制MBA,脫產1年讀完,畢業拿的是理學碩士學位(MSc)
2)在職MBA,2年半學制,每月集中上課,適合30歲左右的職場人
3)EMBA,要求8年以上管理經驗,學費最貴但校友圈質量高
我強調一點想讀的人注意三點,
① 今年開始強制要求雅思6.5或托福91,去年還有語言班現在取消了
② 課程特別強調實戰,每周都有企業參訪,阿姆斯特丹港務局、飛利浦這些巨頭隨便進
③ 實習必須做滿3個月,學校會直接給你推合作企業
我表弟去年剛讀完這個項目,花了差不多35萬(學費+生活費),現在進了荷蘭本地咨詢公司。他說最大的收獲不是文憑,而是同學里三分之一都是企業中層,有個德國同學后來成了他創業合伙人。
說一千,道一萬說句實在話,如果純粹為了鍍金不建議來,這里課業壓力真的大;但真想學東西又打算拓展國際人脈的,這個學歷絕對物超所值。
荷蘭MBA回國就業真實案例
一、三個真實案例看就業差異
1. 張偉(埃因霍溫理工大學MBA)
回國后入職杭州某跨境電商公司,負責歐洲市場拓展。他說,"荷蘭學的供應鏈管理特別實用,阿姆斯特丹港的參訪經歷在面試時加分不少。"現在帶10人團隊,年薪45萬+提成。
2. 李婷(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MBA)
在上海某德企做市場總監,她笑道,"當初以為會去快消行業,結果被獵頭挖到工業設備領域。荷蘭學的跨文化溝通課幫了大忙,現在要協調德國總部和中國分公司的需求。"
3. 王昊(蒂爾堡大學MBA)
畫風突變——回成都開了家精品咖啡館。"讀MBA時跟著教授做餐飲業創新課題,發現國內精品咖啡市場缺口。現在三家分店,去年凈利潤破百萬。"
二、荷蘭MBA的隱形優勢
比起英美名校,荷蘭MBA有三大實在特點,
學費省一半,多數項目15-20萬人民幣/年,部分學校提供橙色郁金香獎學金
實踐機會多,飛利浦、殼牌等企業常駐校園開 workshop
留歐跳板,畢業后有1年找工作簽證,有同學借此跳槽到德國車企
阿姆斯特丹大學校友林姐說,"我們專業每學期要完成3個企業咨詢項目,畢業時簡歷已經攢了12個實戰案例。"
三、國內就業現狀觀察
從獵頭公司數據看,荷蘭MBA回國主要流向,
長三角地區外資企業(占比38%)
互聯網大廠國際業務部(22%)
自主創業(15%)
家族企業接班(10%)
某招聘主管透露,"荷蘭畢業生的優勢是務實,但知名度確實不如英美高校。建議重點突出在歐項目經驗,特別是涉及新能源、農業科技領域的。"
四、“上岸人”的血淚建議
1. 別等畢業才找工作,荷蘭很多企業會提前1年招管培生,建議在讀期間就開始投國內春招
2. 用好"時差優勢",利用荷蘭下午時間(國內晚上)參加視頻面試
3. 別迷信學校排名,代爾夫特理工的能源管理、瓦赫寧根大學的農業經濟,這些特色專業反而吃香
4. 存好課堂作業,某物流公司HR明確要求看碩士階段的 group project 報告
李婷分享了個細節,"我面試時,老板對荷蘭自行車文化引發的城市交通研究特別感興趣,后來這成了入職后負責智慧城市項目的契機。"
五、企業到底看中什么
從多位HR的反饋來看,企業最關注三點,
是否真正參與過歐洲企業項目(別拿旅游參觀充數)
英語談判能力(荷蘭MBA的強項)
能否把歐洲經驗本土化(重要加分項)
某跨境電商老板直言,"我們需要能看懂鹿特丹港口數據,又能跟義烏供應商砍價的人。"
準備回國發展的朋友,建議提前做三件事,在國內招聘平臺更新英文簡歷;聯系校友會獲取內推機會;整理好在歐洲積累的行業人脈。就像開咖啡館的王昊說的,"當初覺得那些品酒課沒用,后來設計產品線時,荷蘭學的感官體驗分析派上大用場。"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阿姆斯特丹大學MBA揭秘,多元化發展、申請和費用 (了解阿姆斯特丹大學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