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斯姆斯大學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文章,
"老師,伊拉斯姆斯大學MBA到底要讀幾年哈?網上有人說1年,有人說2年,我該信哪個?"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說清楚,讓你不再被信息差坑了!
廢話不多說,伊拉斯姆斯MBA學制有"隱藏選項",選對能省半年時間!他們家的MBA分三種模式,
1. 全日制常規班(12個月),周一到周五全天上課,適合脫產學習的人群。課程排得特別滿,去年畢業的張同學說,"早上9點到下午5點都在上課,晚上還要小組作業,比上班還累!"
2. 全日制加速班(10個月),把課程壓縮到極致,但要求本科就是商科背景。去年加速班淘汰率高達23%,主要卡在案例分析跟不上節奏。
3. 非全日制班(20個月),每月集中上課4天,適合在職人士。不過要注意,他們的集中授課是真集中——去年有個深圳的學員,每月都要飛荷蘭上課,光機票就花了8萬多。
這里有個關鍵點90%的人不知道,論文答辯可以提前準備!去年有學員在課程中期就開始找導師定題,最終比同期生早3個月畢業。但要注意,提前答辯需要滿足兩個條件,GPA3.5以上+企業調研報告獲評優秀。
我強調一點想申加速班的朋友,別看學制短就沖動選擇!去年有個雅思7.5的學員,因為低估課程強度,中途轉到常規班反而多花了3個月。建議數學基礎薄弱的同學,先去官網做他們的模擬測試題,測試通過率低于70%就別硬撐。
對了說個真實案例,杭州的王女士去年同時拿到伊拉斯姆斯和英國某校offer,她對比后發現,雖然英國項目多4個月學制,但實習安排更合理,最終放棄了"學制更短"的選項。這說明選MBA不能只看時長,課程設置更重要。
伊拉斯姆斯MBA學費到底值不值?
提到伊拉斯姆斯大學(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的MBA,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貴”。目前學費大約在5萬歐元左右(折合人民幣約40萬),加上荷蘭的生活成本,一年總開銷可能接近60萬人民幣。這個數字確實不低,尤其對普通家庭來說壓力不小。但貴不貴不能只看絕對值,得看它到底能帶來什么。
課程質量,歐洲頂級的商科教育
伊拉斯姆斯大學的RSM商學院(Rotterdam School of Management)在歐洲排名常年穩居前五,MBA項目更是以“實踐性強”著稱。課程里大量采用真實企業案例,比如聯合利華、飛利浦這些荷蘭本土巨頭的項目,學生能直接參與商業策劃。教授多數是行業里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手,上課不光講理論,還會分享實戰中踩過的坑。這種“接地氣”的教學方式,對于想快速提升商業思維的人來說,性價比很高。
人脈資源,歐洲就業的隱形門票
讀MBA除了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圈子。RSM的校友網絡覆蓋歐洲各大企業,尤其是荷蘭、德國、北歐的跨國公司。很多畢業生反饋,找工作的時候,校友內推的成功率比海投高得多。比如一位2021屆的學生,就是通過校友介紹進了阿姆斯特丹的ING銀行,起薪直接比當地平均水平高了30%。如果你未來想留在歐洲發展,這個人脈圈的價值,可能比學費本身更值錢。
值不值?關鍵看你的目標
說到底,花這筆錢值不值,得看個人需求,
想進歐洲名企,荷蘭的跨國公司(如殼牌、ASML)對RSM的認可度極高,學費相當于一張入職快車票。
想創業或接班家族企業,課程里的創新管理、企業轉型模塊能提供直接可用的工具。
單純刷學歷,如果你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可能覺得回報周期太長。
另外,RSM的獎學金機會不少,尤其是針對發展中國家學生的項目,能覆蓋20%-50%學費。加上荷蘭允許留學生畢業后有一年找工作簽證,如果能留在當地工作,兩年左右就能賺回學費成本。
別只看光環,算清自己的賬
雖然伊拉斯姆斯MBA的牌子硬,但也不是“萬能鑰匙”。比如想回國進國企或考公,它的知名度可能不如英美名校;如果經濟壓力太大,背上貸款讀MBA反而會增加焦慮。建議做決定前,先算清楚三筆賬,
1. 現有的存款能不能支撐學費+生活費?
2. 未來想去的行業是否認可這個學歷?
3. 自己能不能扛住高壓課程(每周60小時以上的學習是常態)?
有人賣掉房子去讀,畢業后進了咨詢公司年薪翻倍;也有人中途退學,覺得投入產出不成正比。說到底,值不值,從來都不是別人說了算的。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伊拉斯姆斯大學MBA評測,教學質量與寬松要求(了解伊拉斯姆斯大學MBA的教學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