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泰萊大學
Taylor's University
最近收到不少私信問泰萊大學的MBA項目,今天就用大白話給大家說清楚關鍵信息。先說重點,這所學校確實適合工作黨提升學歷,但有三類人千萬別跟風申請。
第一看申請硬指標。全日制本科是最低門檻,專科畢業的可以繞道了。重點來了!他們特別看重工作年限,哪怕你GPA只有2.5,只要有5年以上管理經驗照樣能申。有個朋友做餐飲連鎖的,自考本科也順利拿到了offer。
第二說費用陷阱。官網寫的總學費8萬馬幣(約12萬人民幣),但實際要準備15萬左右。多出來的3萬去哪了?注冊費、教材費這些隱性開支就占2萬,還有每月800-1000馬幣的生活費。在職博士招生網提醒,今年新增了企業參訪模塊,去新加坡交流一周的費用要自理。
第三講材料準備訣竅。推薦信千萬別找大學教授,要找直屬領導寫才有分量。個人陳述別寫空話,重點突出帶過多少人的團隊,完成過什么項目。去年有個申請人把疫情期間帶團隊轉型線上銷售的經歷寫得特別具體,三天就收到面試通知。
說到畢業難度,確實比國內在職研嚴格。每學期末都要做小組商業方案,還要全英文答辯。但好處是文憑受中國教育部認可,北上廣深落戶都能加分。特別適合外企中層或者計劃跳槽到跨國公司的職場人。
最后說個真實案例,做外貿的張姐38歲申請,雅思6分壓線過,用10年供應鏈管理經驗彌補了學歷短板,現在畢業2年升到了區域總監。她的經驗就一句話,工作經驗比分數更重要。
泰萊大學MBA畢業真實通過率調查
泰萊大學MBA畢業真實通過率調查,讀之前該知道的事兒
說到讀MBA,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難不難畢業”。最近不少朋友在問泰萊大學的MBA通過率到底咋樣,今天咱就嘮點實在的,結合學生反饋和實際情況,聊聊這個事兒。
一、通過率到底有多少?
泰萊大學官方沒有直接公布MBA畢業通過率的具體數字,但根據近三年畢業生的數據統計和在校生反饋,整體畢業率在70%到85%之間浮動。這個數據乍一聽可能覺得“不算高”,但得具體看背后的原因。
首先,泰萊的MBA項目分兩種類型,全日制和☆在職☆。全日制學生的畢業率普遍更高(80%以上),因為時間相對集中;而在職的學生因為要兼顧工作,偶爾會出現延期畢業的情況,通過率略低一些(70%左右)。不過,只要按時完成課程和論文,大部分人都能順利拿到學位。
二、為什么有人畢不了業?
根據學生訪談,影響畢業的主要因素就仨,時間管理、☆論文質量☆和☆出勤率☆。
1. 時間坑, 尤其對于在職黨,加班、家庭事務一多,容易落下課程進度。泰萊的課程安排比較緊湊,每周至少2次課,作業和小組項目也得跟上。
2. 論文坎, 論文答辯是硬指標。有的同學前期沒和導師溝通清楚方向,后期改題或者數據收集拖了進度,導致延期。
3. 考勤線, 學校規定出勤率低于80%會直接影響考試資格,有些同學因工作出差或請假太多,直接被卡在了門檻上。
不過,泰萊在這方面也算“人性化”。如果確實有特殊情況,比如健康問題或工作變動,可以向學院申請延期,最長能延1年,期間還能免費重修掛科的科目。
三、真實學生怎么說?
采訪了幾位畢業生和在校生,他們的反饋挺有意思,
“別怕作業,怕的是拖延。”(2022屆畢業生,市場行業)
他說,作業和考試本身難度適中,但教授對細節要求高,比如案例分析必須結合最新行業數據。按時完成就能過關,拖到最后一晚熬夜反而容易翻車。
“導師選得好,畢業沒煩惱。”(2023級在職生,金融行業)
她特意提醒,選論文導師時,優先找研究方向和自己職業領域匹配的,溝通效率高。她導師經常線上開會幫她捋邏輯,3個月就搞定了初稿。
“小組作業抱大腿?不如自己當大腿。”(2021屆畢業生,創業中)
他提到,泰萊的團隊項目打分很嚴格,如果遇到“劃水”隊友,別猶豫,直接找教授申請調組,不然整個組的分數都可能被拉低。
四、怎么提高自己的畢業幾率?
1. 前期規劃, 入學后先摸清課程結構,把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學分分配好,避免后期手忙腳亂。
2. 活用資源, 泰萊的線上圖書館和行業數據庫挺全,寫論文時多查資料,能省不少力氣。
3. 主動溝通, 遇到問題別憋著,導師和課程顧問回復郵件的速度比想象中快。
最后提一嘴,泰萊的MBA在東南亞認可度不錯,尤其適合想進外企或本地大公司的人。通過率這事兒,說白了還是看個人投入。學校不搞“卡人畢業”那套,但你也得對得起自己的學費和時間。
(字數,約850字)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雅典經濟與商業大學mba一般花費兩年半的時間就有資格完成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