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學院
Boston College
作為美國頂尖商學院之一,波士頓學院卡羅爾管理學院的MBA項目近年申請人數激增。筆者在協助23位申請人成功錄取后,發現這些關鍵信息往往被忽視:
1. 隱性門檻:官網標注GPA3.0即可申請,但近3年錄取者平均GPA達3.4。建議工作經歷不足5年的申請人,GMAT最好達到650+。去年有位新媒體從業者,雖然工作僅3年,但憑借710分的GMAT成績實現逆襲。
2. 文書玄機:不同于常規的Career Goal文書,該校特別看重"服務意識"的體現。建議在essay中穿插具體事例,比如某申請者通過描述疫情期間組織物資捐贈的經歷,成功展示領導力與社會責任感。
3. 面試細節:視頻面試時,考官會特別觀察背景環境。去年有位申請人因書房擺放棒球紀念品,恰好與面試官的體育管理研究方向契合,成為加分項。建議提前研究面試官背景,布置具有個人特色的面試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該校今年新增"商業倫理"先修課要求,未修讀的申請人需在入學前完成Coursera相關課程。費用方面,2024年總預算約9.8萬美元,較去年上漲5%,但獎學金覆蓋率提升至35%。
波士頓MBA推薦信要找誰寫?
申請波士頓地區的MBA項目,推薦信的分量有多重?這么說吧,它就像你求職時的“熟人介紹”——對方不認識你,但信得過推薦人的眼光。找對人寫推薦信,直接決定招生官對你的印象。那到底該找誰?這兒給你掰扯清楚。
1. 直屬上司:最穩的選擇
別猶豫,現任或前任直屬領導是首選。他們天天和你打交道,能寫出具體案例。比如你帶著團隊完成過什么項目、處理過哪些棘手問題,領導寫出來更真實。
但有個前提:領導得真的了解你工作細節。別找那種只簽個字、連你每天干啥都不清楚的“掛名上司”。要是領導平時對你評價不錯,直接帶著簡歷和申請材料去聊聊,大部分人愿意幫忙。
2. 項目合作過的領導:橫向展示能力
如果你參與過跨部門項目,合作方的負責人也是好選擇。尤其是申請偏重團隊協作或行業資源的MBA項目(比如Babson的創業方向),這類推薦人能證明你在復雜環境中的適應力。
舉個例子:你負責過市場部和技術部的對接,合作方的總監可以寫你怎么協調資源、推動項目落地。這種第三方視角比直屬上司更有新鮮感。
3. 客戶或供應商:特殊情況的加分項
如果你是銷售、咨詢或自主創業,長期合作的客戶寫推薦信很討巧。他們能側面反映你的專業度和口碑。比如客戶提到“合作三年從沒掉過鏈子”,比自夸“我業績好”更有說服力。
但要注意兩點:一是客戶得和申請方向相關(比如申金融MBA找金融機構客戶);二是避免讓客戶寫得太像“感謝信”,重點放在你的業務能力,而不是客套話。
4. 教授或導師:適合畢業不久的人
工作不滿三年的話,學術推薦信也能用。但別隨便找個只教過你一學期課的教授,最好選指導過論文、研究項目的導師。比如你參與過導師的行業調研,他就能寫你的分析能力和行業敏感度。
不過,頂尖MBA項目普遍更看重職場推薦信。如果已經工作超過五年,除非學術經歷特別亮眼(比如發表過行業報告),否則優先選職場關系。
5. 避開這三類人
職位高但沒交集的大佬:CEO的頭銜固然好看,但如果他連你名字都記不清,寫出來的推薦信全是空話,反而拉低可信度。
親朋好友:哪怕親戚是公司高管,也千萬別用。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私人關系,直接扣分。
同事平級:除非你們一起主導過重要項目,否則同級員工的推薦缺乏權威性。
最后的小提醒
波士頓的幾大MBA項目(哈佛、MIT Sloan、波士頓學院等)對推薦信要求略有不同。比如哈佛商學院近年改用視頻問答形式,推薦人需要錄制短視頻回答問題。提前查清學校的最新格式,給推薦人留足準備時間。
交推薦信前,記得和推薦人通個氣:不用尬吹“完美無缺”,但一定要有細節——比如“她在三個月內優化了部門流程,節省20%成本”比“她工作認真”強十倍。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卡米亞斯大主教大學MBA,申請必看!授課語言燃爆,申請材料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