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應義塾大學
Keio University
慶應義塾大學作為日本頂尖私立院校,其MBA項目一直備受關注。"慶應的MBA到底要讀幾年?值不值得花這個時間?"今天就用大白話給大家嘮明白。
廢話不多說,慶應MBA標準學制是2年,但靈活度很高。如果你選的是全日制課程,確實需要老老實實讀滿2年。但如果是夜間課程或集中授課班,學校允許延長到4年畢業,這對上班族特別友好。我認識個東京上班的老哥,每周三晚上和周六上課,硬是用了3年半讀完,期間工資一分沒少拿。
這里要劃個重點,別被"2年制"忽悠了!課程安排其實分三塊——必修課占60%,選修課占30%,剩下10%是企業實踐項目。必修課集中在第一年,像戰略管理、會計基礎這些大課都得啃下來。第二年主要是選方向深耕,金融、營銷、創業三個track任選,還能跨校修部分早稻田的課程。
學費方面,慶應MBA確實不算便宜。兩年下來總費用約4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1萬),這里面包含了教材費、海外研修基礎費用。不過學校獎學金種類多,像"優秀社會人獎學金"能減免30%學費,申請門檻也不算高——只要工作滿5年,年收低于600萬日元就能試試。
說一千,道一萬給個實在建議,如果沖著快速拿證去,慶應可能不是最優選。但要是想扎實學東西、積累人脈,這個項目性價比很高。教授多是企業高管出身,課上講的都是三菱、軟銀這些大廠的真實案例,同學里藏龍臥虎的也不少。
慶應義塾大學MBA申請條件有哪些?
一、硬性門檻,學歷和工作經驗
慶應的MBA分為全日制和在職項目,但無論選哪種,本科畢業證是基本門票。如果是專科畢業,需要額外確認學校是否認可前置學歷(個別情況需通過資格審查)。
工作經驗方面,2年以上全職經歷是標配。不過實際錄取中,大部分成功申請者的工作年限在3-5年。校方特別看重工作內容的“含金量”——比如是否帶過團隊、做過項目管理、參與過核心業務。哪怕是小公司出身,有拿得出手的實戰案例也很加分。
二、語言關怎么過?
日語和英語能力二選一就行,但別踩坑,
選日語方向的話,建議有N1證書(沒證書但能證明同等水平也行)
英語方向接受托福(80+)、雅思(6.0+)或托業(800+),注意托業只認L&R考試成績
有個小竅門,如果英語成績擦邊,但日語能日常交流,面試時主動展示雙語能力會更穩妥。
三、推薦信別隨便找
兩封推薦信里,至少一封得是直屬上司寫的。很多同學栽在這兒——要么找的推薦人和自己工作關聯弱,要么內容太籠統。教授們最愛看具體例子,比如,“該學員在XX項目中主導跨部門協作,3個月內將客戶投訴率降低40%”。
如果是創業者,可以找合作方或投資人寫,但記得附上公司營業執照等證明材料。
四、面試環節的真實細節
通過材料審核后,30分鐘面試才是重頭戲。這三個問題幾乎必問,
1. “為什么現在讀MBA?”(忌諱說“想漲工資”或“換工作”,要結合職業規劃)
2. “你能給同學帶來什么?”(突出自身獨特經歷,比如制造業轉型經驗、海外市場開拓案例)
3. “如果組員不配合怎么辦?”(重點考察團隊協作思維,回答時要有具體解決步驟)
去年有位學員被問到“如何看待日本少子化對零售業的影響”,結果他現場畫了張市場策略圖,反而讓教授印象深刻。
五、容易被忽略的隱形條件
1. 小論文別踩雷,每年題目不同,但核心都是考察邏輯思維。比如去年的“人工智能如何影響中小企業”,高分答案都會引用慶應教授的研究成果。
2. 財務知識提前補,雖然不是強制要求,但錄取者中70%以上自學過基礎會計或商業分析課程。
3. 校友推薦有加成,如果有慶應畢業生內推,材料通過率明顯提高。建議多參加學校說明會,直接和校友交流。
學姐提醒下時間節點,每年4月入學批次的申請截止在頭年10月,9月入學則截止在當年4月。材料審核周期大概6-8周,建議提前半年開始準備。尤其是推薦信和成績單公證,經??ㄔ诹鞒躺系⒄`事。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