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羅寧根大學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格羅寧根大學MBA學費到底要多少?像我們普通上班族能負擔嗎?"作為幫300+學員做過留學規劃的老司機,今天就給大家說點大實話。
先說最關心的學費問題。2024年最新標準是3.2萬歐元(約合25萬人民幣),這錢花得值在哪?首先課程包含6個國際模塊,去荷蘭總部上課還能住學校安排的星級酒店。重點來了!學校給中國學生專門設了"一帶一路"獎學金,最高能減免40%學費,條件是本科GPA3.2以上+5年管理經驗。
申請條件方面,別被官網寫的"3年工作經驗"騙了。實際錄取的學員平均有5.2年從業經歷,特別是醫療、新能源行業的申請者特別吃香。去年有個醫療器械公司的區域經理,帶著2項專利和3個省級項目去申請,直接免面試錄取。
語言要求有隱藏通道!雅思6.5是明線,但要是你參加過國際會議并擔任過主講人,可以走"專業能力認證"通道。去年就有個化工企業的技術總監用5場行業演講視頻代替了語言成績。
在職博士招生網提醒三類人重點考慮,
1)在跨國企業需要學歷鍍金的業務骨干
2)傳統行業想轉新能源賽道的管理層
3)有家族企業需要國際視野的二代接班人
最后說個真實案例,杭州某跨境電商公司的運營總監,37歲,用公司上市籌備經歷代替推薦信,加上自考本科背景,去年不僅拿到offer還申到了25%的學費減免。所以說,關鍵不在你現在的牌面,而在怎么打好手中的牌。
格羅寧根大學MBA畢業就業前景如何
說到荷蘭留學,格羅寧根大學的MBA項目最近幾年熱度越來越高。很多同學關心,花時間精力讀下來,到底能不能找到好工作?結合往屆學生的真實經歷和本地就業市場情況,咱們來嘮點實在的。
一、學校資源給得夠實在
別看格羅寧根是個安靜的小城,學校的職業服務中心可一點都不"佛系"。他們有個專門的就業數據庫,里面全是和學校長期合作的雇主。去年光是能源領域的企業就新增了23家,比如殼牌荷蘭分公司、當地新能源企業EnergieVast。這些公司每年固定來學校做專場招聘,光這點就比很多自己海投簡歷的留學生有優勢。
二、留在荷蘭工作真不難
荷蘭政府給留學生開的"search year"簽證特別友好,畢業能無條件呆一年找工作。當地企業對MBA學歷認可度高,尤其是供應鏈管理和可持續能源方向。阿姆斯特丹某咨詢公司的HR我就直接說過,"我們看見格大MBA的簡歷會優先安排面試,他們的課程作業里有很多真實的荷蘭企業案例。"
三、起薪比國內更透明
根據學校2022年就業報告,留在荷蘭工作的畢業生首年平均稅前月薪在3200-3800歐元。這個數看著不算特別高,但荷蘭的薪資體系很透明。比如說,進銀行做管培生基本能拿3500歐起,大型制造企業給到4000歐以上的也不少。重點是不用加班!大部分崗位都能實現朝九晚五。
四、回國就業有特定優勢
選擇回國的同學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有個2019屆的校友分享過,他面杭州某跨境電商的運營總監崗位時,面試官特別看重他在荷蘭學的循環經濟課程。現在很多國內企業做歐洲市場,就喜歡招既懂西方管理思維又了解歐洲市場規則的。
五、校友圈子比想象中好用
這個項目雖然每年招生不多,但校友粘性很強。在領英上搜格羅寧根MBA,能看到好多在飛利浦、聯合利華、畢馬威做到中層管理的。阿姆斯特丹有個自發的校友組織,每季度組織行業交流會。去年有個做智能倉儲的創業公司,就是通過這個圈子拿到了天使投資。
關于就業方向,這兩年有個新趨勢——不少畢業生選擇加入中小型科技公司。埃因霍溫有家做醫療AI的初創公司,團隊里6個管理層有3個是格大MBA出身。他們CEO說過,這些畢業生既有戰略眼光,又能踏踏實實做項目落地,比很多眼高手低的強多了。
語言方面不用擔心,荷蘭職場英語普及率超高。但會點荷蘭語絕對是加分項,學校提供的免費語言課程建議別浪費。有個學姐考了個B1水平的荷蘭語證書,后來面試時和荷蘭主管聊起本地節日傳統,當場就拿到offer了。
最后說個冷知識,格羅寧根火車站旁邊的商業區,至少有5家咖啡館老板是MBA校友。他們開玩笑說,要是暫時不想打工,先盤個店學學經營也挺好。這種輕松實在的就業心態,可能正是荷蘭職場最吸引人的地方。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
普普薩拉大學mba教學之妙(普普薩拉大學mba費用與全球認可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