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讀新國立MBA到底算不算正經碩士學歷?"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說清楚這個事兒。
廢話不多說,新國立MBA是正經八百的碩士研究生學歷。這個項目受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畢業(yè)拿的是碩士學位證書。大體上來看分兩種情況,全日制項目發(fā)的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學位,非全日制發(fā)的是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兩種都是碩士文憑,區(qū)別就像國內全日制和非全的區(qū)分。
這里有個知識點要劃重點,新國大的MBA課程設置特別實在。他們不是光教理論,而是把東南亞商業(yè)案例和跨國企業(yè)實操結合著講。比如去年有個學員在制造業(yè)工作,課上直接拿自家公司的跨國訂單問題當案例,教授帶著全班同學現(xiàn)場分析解決方案,這種教學方式特別適合需要開拓國際視野的中層管理者。
關于學歷認證,要特別注意三點,1)選擇中文授課班的話要確認項目編碼是否在認證名單里;2)疫情期間的線上課程比例不能超過總課時50%;3)畢業(yè)證上不會標注"在職"字樣,和全日制文憑外觀完全一致。去年有個做外貿的學員,就是靠著這個學歷跳槽到跨國公司的區(qū)域經理崗位。
建議打算報讀的朋友重點關注課程設置與自己職業(yè)規(guī)劃的匹配度。比如供應鏈行業(yè)的可以選運營管理方向,金融從業(yè)者更適合財務金融方向。別光盯著學校排名,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新加坡國立大學MBA要讀幾年?
一、全日制MBA,緊湊型學習
NUS的全日制MBA主打“快節(jié)奏、高強度”。官方給出的標準學制是17個月,從每年8月開始,次年12月結束。課程分為五個學期,中間穿插暑期實習和海外交流機會。這種設計適合想快速轉型、或計劃短期內重返職場的人。
但別以為17個月就是固定的。比如有人會多選暑期課程,或者通過跨學院選修加速進度,最快15個月也能畢業(yè)。反過來,如果中途想多參與社團活動、企業(yè)項目,延長到20個月的情況也有。學校在這方面挺靈活,學生可以按自己的節(jié)奏調整。
二、非全日制MBA,邊工作邊讀書
對于在職人士,NUS提供了非全日制選項。這類項目通常需要2-3年,上課時間集中在晚上或周末。學生一般每周投入15-20小時學習,既能保住工作,又不耽誤積累經驗。
不過實際耗時可能更長。比如有人因工作變動暫停學業(yè),或是想多修幾門選修課拓寬方向,拖到3年半的情況也不算少見。學校允許最長5年內完成學業(yè),所以時間彈性很大。
三、有沒有更短的選項?
有人可能聽說“一年制MBA”,但NUS的傳統(tǒng)項目里暫時沒有。不過他們和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合辦的雙學位MBA是個例外——學生在新加坡讀1年,再到北京讀1年,總共24個月拿兩個學位。這算是變相的“加速版”。
另外,如果已經有商科背景或管理經驗,可以通過免修部分基礎課縮短時間。比如免掉會計、統(tǒng)計等課程,省下1-2個月。但這類情況需要單獨申請,審核比較嚴格。
四、課程設置如何影響時長?
NUS MBA的學分要求是68學分,核心課占一半,剩下的全是選修。選修課自由度很高,能選其他學院的課(比如計算機、公共政策),甚至去海外合作院校交換。有人為了蹭某位大牛教授的課,特意多留一學期;也有人為了早畢業(yè),把選修課排得密密麻麻。
特別提一句,他們的“實戰(zhàn)模塊”很耗時間。比如去越南做企業(yè)咨詢項目,或是到硅谷參訪科技公司,這些活動雖然不計入學分,但幾乎人人參與。如果把這些實踐算進去,實際投入的時間比學制更長。
五、工作經驗影響畢業(yè)速度嗎?
官方不強制要求工作經驗,但實際錄取的學生平均有6年工齡。有經驗的人上手更快,小組討論時能貢獻實際案例,作業(yè)和考試也更輕松。反過來說,零基礎轉行的人可能需要花額外時間補課,比如自學財務模型或行業(yè)術語。
有個真實例子,之前有位工程師背景的同學,為了補商業(yè)思維,每周自發(fā)加練3小時案例分析,結果反而比預期提前1個月畢業(yè)。所以時長這事,關鍵看個人怎么規(guī)劃。
六、其他關鍵點也要考慮
同學圈子,很多人選擇延長時間,其實是為了多參加行業(yè)聚會、校友活動。畢竟在新加坡這個商業(yè)樞紐,積累人脈和學知識一樣重要。
簽證問題,國際生要注意,學生簽證通常只覆蓋標準學制。如果想延長停留,需要提前和學校溝通續(xù)簽事宜。
費用成本,多讀幾個月意味著多掏生活費。新加坡租房不便宜,一個月至少1500新幣起步,這筆賬得提前算好。
NUS MBA的學制像塊橡皮泥——官方給個框架,具體捏成啥樣看自己。有人17個月沖刺完,也有人慢慢熬3年細嚼慢咽。選哪種節(jié)奏,完全取決于你想要什么。
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