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問我,"老王哈,刷朋友圈總看見國際碩士的廣告,這個不用考試就能讀研是真的嗎?"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聊聊這個事,讓你五分鐘搞懂國際碩士到底靠不靠譜。
所謂國際碩士,說白了就是國外大學在國內招的研究生項目。和傳統考研最大的區別就是不用參加全國統考,一般交材料+面試就能入學。現在市面上的項目分兩種,一種是全程在國內讀的,畢業拿國外學位證;另一種是前半段國內上課,后半段出國交換的"1+1"項目。
適合這五類人考慮,
1. 工作3年以上的職場人想提升學歷
2. 考研二戰三戰失敗的
3. 急需碩士文憑評職稱的
4. 想拓展國際人脈的
5. 預算充足(學費普遍8-25萬)
不過要注意三大坑,
① 認證問題,不是所有項目都能留服認證,報名前一定查教育部涉外監管網
② 教學質量,有些機構找兼職老師湊數,上課質量不如正規大學
③ 隱形消費,教材費、答辯費、論文指導費可能另算
我表弟去年報了某QS前200的英國大學項目,每周六上課,平時交作業。他說最實用的是案例分析課,老師都是外企高管,但英語授課確實吃力。現在快畢業了,正在準備留服認證材料。
學姐提醒大家,選項目要看課程設置是否實用,最好選有線下課的。別光看學校排名,有些東南亞大學雖然名氣不大,但認證有保障。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再方便的碩士也要認真讀才能畢業。
國際碩士學歷能考公務員嗎?
一、國家認不認國際碩士學歷?
答案是能考,但有個大前提,你的學歷必須通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說白了,不管你是英國一年制碩士,還是澳洲、美國的學位,只要能在留服中心拿到認證報告,就等同于國內“雙證”研究生(學歷證+學位證)。
不過要注意,有些“野雞大學”或者遠程授課項目可能無法通過認證。報名前一定要查清楚學校是否在教育部認可的海外院校名單里,別花了錢又耽誤時間。
二、考公的具體要求看哪里?
公務員考試公告里通常會寫“具有國家承認的本科/研究生學歷”。這里的關鍵詞是“國家承認”,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留服認證。但有些崗位會額外注明“僅限全日制”,這時候就要注意了,
如果你的國際碩士是出國全日制就讀的,一般沒問題;
如果是國內上網課(比如疫情期間的特殊情況),最好提前打電話問招考單位,不同地區可能有不同解釋。
三、各地政策有差異
舉個例子,
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對留學生學歷接受度較高,只要認證通過就能報;
部分二三線城市可能會要求提供留學期間的出入境記錄,證明你是實打實在國外讀書;
極少數基層單位可能對“一年制碩士”有疑問,這種情況建議直接帶著留服認證材料去現場咨詢。
四、專業名稱對不上號怎么辦?
國外很多專業名稱和國內不一樣,比如“Public Policy”可能對應“公共管理”或“行政管理”。報考時如果崗位要求“公共管理類”,而你的專業翻譯過來不完全一致,可以這么做,
1. 在留服認證時申請備注國內對應專業名稱;
2. 準備好課程大綱或成績單,證明所學內容符合崗位要求;
3. 提前聯系招考單位,確認專業是否符合報考條件。
五、這些情況可能被卡
1. 認證沒做完就報名,公務員報名時一般要求已取得學歷認證,在讀生不能以應屆生身份報考;
2. 專業完全不對口,比如用藝術類碩士報考稅務局,除非崗位明確不限專業;
3. 定向招錄崗位,有些崗位注明“僅限國內雙一流高校”,這時候國際碩士就不能報名。
六、提前準備這些材料
想用國際碩士學歷考公,建議提前備好,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認證書(彩色打印);
國外院校的成績單原件及翻譯件;
留學期間的簽證、出入境記錄(移民局小程序可下載);
部分單位可能要求提供學位證書原件。
學姐提醒大家,每年公務員考試政策可能會有細微調整,尤其是疫情后對網課學歷的認定。最穩妥的辦法是,看到心儀崗位后,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招考單位確認細節,比網上查一百篇攻略都管用。
- 國際碩士排名 12-23
- 國際碩士2023年拿證流程 04-08
- 國際碩士不是只有出國才可以獲得的 08-22
- 國際碩士2023年排名 05-27
- 國際碩士在2021年不同的院校招生名額在增加 09-12
- 國際碩士全國各地的學生有機會選擇不同的院校學習 06-23
- 國際碩士2023年qs排名 05-16
- 國際碩士拿出工作的業余時間學習是有意義的 06-16
- 國際碩士拿到單證的碩士畢業文憑有機會積分落戶 12-07
- 國際碩士的報考有利需要付出的也不少 10-14